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生態經濟大未來
生態經濟大未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生態經濟大未來

作者: 艾瑞克,戴維森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 2001-07-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39.55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我們將會發現,GNP的數字一直在騙人。──亞瑟.柏恩斯,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

  所謂真正的現代化,便是透過許多「中間人」和無數個小巧器具,來把人和土地隔離開來。人類和土地的關係變得毫不重要;土地只不過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用來栽種穀物的空間而已。——里奧帕德,美國生態保育之父

  今日有關財富的統計,大多是根據國民生產毛額(GNP)或國內生產毛額(GDP)而來,許多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可以不受自然資源的限制而創造出未來的財富。而且人們一向認為,生態與經濟發展是難以兼顧的。這本書正是要設法打破這樣的迷思。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例子證實,生態的考量不會損害經濟發展。例如在一九七0年代,石油業者極力反對停用含鉛汽油,宣稱無鉛汽油的成本過高,而且鉛對於人體和環境的影響尚待證實。時至今日,無鉛汽油的實質價格已經比當年的含鉛汽油要便宜,而且無損於經濟發展。另外,像是會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合物,其禁用也是歷經了類似的奮鬥過程。

  上述例子說明了,生態和經濟發展是可以兼顧的——只要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發展能夠攜手合作,不僅可以改善環境,也不會危害經濟。

  這本書對於當代的生態經濟學,做了全面而完整的介紹;也對於目前生態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


目錄

前言 生態學與經濟學:從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

1.財富從哪?來?
——關於經濟學與環境的三個謬誤

2. 沃土變瘠地
——關於土壤價值的兩種觀點

3.定價有問題!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優劣

4.被「貼現」的未來
——成本效益分析裡的另一個惡魔

5.將「外部性」內部化
——買一片藍天,避免全球暖化吧!

6.全球垃圾問題
——重訪馬爾薩斯

7.追求永續發展
——從小地主到總體經濟學家

8.讓人類徹底征服地球,但每一物種至少要留下一對
——我們能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嗎?

9.願大家都來參與
——可帶來深遠改變的溫和提議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