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詩經:飲食品類研究
詩經:飲食品類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詩經:飲食品類研究

作者: 江雅茹
出版社: 印書小舖
出版日期: 2010-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禮記.禮運》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明飲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生存的本能需求。在人類文明體系裡,飲食具有「自然」與「文化」雙重意義。《詩經》中有不少以飲食為題材的詩篇,反映出當時飲食活動的歷史風貌,為時代背景提供形象生動的歷史教材。本論文以《詩經》飲食相關詩篇為研究文本,在傳統《詩》學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史學、禮學、文字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試透過對食材種類、食品種類、飲料種類、食物製作與調味的探討,推論先秦時期的飲食物質文明,並關注飲食本身在人類活動中被賦予的精神意涵,亦即祭祀之禮和燕饗之禮中的飲食象徵意義,進而對《詩經》中所見飲食品類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本書特色

  ◎結合史學、禮學、文字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
  ◎透過對飲食種類、製作及調味推論先秦時期的飲食物質文明。
  ◎關注飲食本身在人類活動中被賦予的精神意涵。

作者簡介

江雅茹

  1975年生,臺灣師大國文系碩士班肄業,東華中文系碩士班畢業,現為宜蘭縣國華國中教師。著有長篇小說《摯情》、學術論著《詩經飲食品類研究》及〈《詩經.木瓜》研究〉、〈《詩經.旱麓》「黃流」研究〉、〈〈錯斬崔寧〉的主題思想與情節設計〉、〈試探《詩經》之魚類嘉殽〉、〈試探《詩經》、《左傳》對三良事件的看法〉、〈《文心雕龍》與《詩經》〉、〈《詩經.王風.丘中有麻》毛傳、鄭箋訓釋商榷〉等單篇論文十餘篇。夢想成為專業學者、業餘作家和賢妻良母,事隔這麼多年,卻一樣也沒實現,但至少現在已踏出了第一步。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
第二節《詩經》文化背景
第三節文獻檢討
壹、《詩經》文本分析
貳、歷代相關研究
一、《詩經》飲食品類相關文獻
二、其他與飲食相關的文獻
參、近代相關研究
一、《詩經》飲食文化相關研究
二、其他重要飲食相關研究

第二章《詩經》中所見飲食成品

第一節食物品類
壹、食物種類
一、飯食…………………………………………………50
二、膳牲…………………………………………………55
三、薦羞…………………………………………………58
貳、盛食之器………………………………………………65
一、飯食盛裝之器………………………………………65
二、膳牲盛裝之器………………………………………71
三、薦羞盛裝之器………………………………………82
第二節飲料品類……………………………………………86
壹、飲料種類………………………………………………86
一、水……………………………………………………86
二、漿……………………………………………………87
三、酒……………………………………………………89
四、醴……………………………………………………96
五、鬯…………………………………………………100
貳、盛飲之器……………………………………………104
一、飲用器具…………………………………………104
二、盛裝器具…………………………………………115
三、挹注器具……………………………………………126

第三章《詩經》中所見食材與食物製作……………………131

第一節食材種類 …………………………………………131
壹、穀類食材………………………………………………132
一、食材來源……………………………………………132
二、穀物種類……………………………………………133
貳、肉類食材………………………………………………143
一、食材來源……………………………………………143
二、肉食種類……………………………………………148
參、蔬果類食材……………………………………………165
一、食材來源……………………………………………165
二、蔬、果種類…………………………………………175
第二節食物製作…………………………………………196
壹、生食與加工……………………………………………196
一、膾生…………………………………………………196
二、魚、肉類加工………………………………………198
三、蔬、果類加工………………………………………201
貳、食物烹煮………………………………………………203
一、炊米…………………………………………………203
二、烹煮…………………………………………………208
三、炙烤…………………………………………………212
參、食物調味………………………………………………214
一、五味調和……………………………………………214
二、調和材料……………………………………………217
肆、酒類製作………………………………………………223
一、酒之原料……………………………………………223
二、酒之釀製……………………………………………224
三、酒之過濾……………………………………………226

第四章《詩經》飲食在禮制的文化象徵意義………………229

第一節祭祀之禮的飲食象徵意義………………………230
壹、祭祀天神地祇…………………………………………230
一、郊祭之禮……………………………………………230
二、祭社之禮……………………………………………235
三、求雨之祭……………………………………………240
四、祭司寒之禮…………………………………………244
五、軷祭之禮……………………………………………247
貳、宗廟祭祀………………………………………………250
一、宗廟時享……………………………………………250
二、因事而祭……………………………………………260
第二節燕饗之禮的飲食象徵意義………………………264
壹、一般燕饗活動…………………………………………264
一、饗禮…………………………………………………264
二、燕禮…………………………………………………271
三、鄉飲酒禮……………………………………………282
貳、和祭祀有關燕飲………………………………………284
一、祭祀後燕賓…………………………………………284
二、大射前燕飲…………………………………………289

第五章結論 …………………………………………………299

第一節研究成果回顧……………………………………300
壹、飲食物質文明型態……………………………………300
貳、飲食精神文化內涵……………………………………302
第二節未來研究展望……………………………………305
壹、研究材料之運用………………………………………305
貳、研究面向之拓展………………………………………306

附錄……………………………………………………………307
參考書目………………………………………………………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