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2,8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翻译文学 >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作者: 奧罕.帕慕克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12-11-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2.59
本店售价: RM37.9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寫小說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巨大的快樂。

  親臨哈佛大學文學講座現場,聆聽土耳其一代文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談小說、小說家、小說創作,也談小說讀者。

  ●與E. M.佛斯特《小說面面觀》、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艾柯《悠遊小說》林同為哈佛大學諾頓講座(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 at Harvard)講稿集

  ●諾頓講座歷史悠久,自1926年開辦以來,艾略特、波赫士、卡爾維諾等文學大師皆曾獲邀為講者

  數十年來浸淫在小說的世界中,帕慕克憑藉既身為小說讀者、亦身為小說創作者的透徹觀察與洞見,圍繞著「率性」與「多感」兩大路數,將他的思想精華鎔於一書,帶領我們去探索:

  一個足蹬高跟鞋、濃妝豔抹、穿著昂貴洋裝的大學女生,排隊時手裡拿著《追憶似水年華》,為的是什麼?排在她後面的另一位女大學生,又何以一聲冷笑地也從手提袋裡拿出了同一本書?

  閱讀小說時,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是率性地投入故事當中,還是多感地挖掘故事背後多層次的含意?是閱讀的樂趣,還是閱讀的品味與社交的姿態?

  閱讀小說時,我們是把主角當成作者或當成自己?與小說家本人面對面時,我們是否把他當成他筆下的人物?或把他當成這世上唯一了解我們的知己?

  閱讀小說時,我們內心發生了什麼活動?是試圖釐清中途遇見的事物所暗示的意義與要點,還是不斷地在心裡將文字轉化為影像,藉由尋找小說的核心來驅動想像力?

  帕慕克帶領我們進入小說、作家與讀者的世界,披露三者之間欲拒還迎的微妙互動。凡是曾經沉浸於小說世界中的人,都會喜愛這本由現代小說藝術大師帕慕克執筆、充滿真知灼見的書。

作者簡介

奧罕.帕慕克 Orhan Pamuk(1952~)

  二○○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一九七四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在凱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能夠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咸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近來,他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庫德族的問題有沒有完美的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二○一○年,獲「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

譯者簡介

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外遇不用翻譯》、《事發的十九分鐘》、《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催眠》、《資身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龍紋身的女孩:最終解密》、《毒物》等數十冊。


目錄

我們都愛.帕慕克
尋找天真的小說讀者
一 閱讀小說時,心在做什麼
二 帕慕克先生,這一切真是你的親身經歷嗎?
三 文學人物、情節、時間
四 文字、圖像、物品
五 博物館與小說
六 核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