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圖解大清時代
圖解大清時代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圖解大清時代

作者: 詹施雅
出版社: 易博士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6-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2.59
本店售价: RM37.9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清」是中國最迷人、落差最大、但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朝代

清是一個相當迷人的朝代,但也是從興盛到衰亡,落差最大的朝代。它曾創下中國有史以來少見的百年盛世,其以外來民族之姿,在開國初時所展現氣度與智慧,可與漢、唐相媲美。但它在晚年時卻面臨到中國其他朝代從來沒有遇過的挑戰—遠從歐洲到來的國家侵略,這些國家自工業革命後國力迅速壯大,已非閉關自守的清朝所能應對。清朝雖也在這漸進的衰落過程中不斷掙扎,以試圖擺脫不利的局面,但仍在諸多因素下分崩離析,最後被中華民國取而代之,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個帝制朝代。
對這個離現代最近的皇朝,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誤解或猜測,如太后下嫁、順治與董鄂妃之間的愛情、慈禧掌政的經過、同治之死、光緒變法的前因後果……等,因此它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朝代。多年來,戲劇、小說、電影等雖為它披上色彩斑斕的外衣,但從另一角度來說,卻也將它用層層面紗裹住,令人看不清其真相,更無法讓後人體會它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示。因此,本書即是參照留下來的真實資料,盡可能還原當初的面貌,力求帶給讀者的是以更全面、更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當時人的所做所為是否缺乏智慧或是實屬無奈。

《圖解清代》共分九個篇章,為你娓娓道來清代所發生,從政治到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的變化。要帶給你自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橫跨中國將近三百年的清代,目睹中國如何從極致繁華到危機紛陳的過程,迎接了從古代到現代的變化。它歷經了從高高在上的天朝姿態,到意識自己技不如人,轉而調整方向、但最終不得不隨波逐流的艱苦過程。
歷史不是已死之事,當我們更能明白歷史發展的錯綜複雜與更多面向的分析當時時勢,相信會有助我們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正如唐太宗所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而這正是歷史的意義之所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施雅Ruby Jim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曾在香港元朗商會學校、天水圍十八鄉公益社中學擔任教師。目前定居台灣。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1583年-1661年) 從女真到滿清

1583年-1661年大事
◆女真的興起與復活◆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
◆清代之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
◆明朝衰亡◆晚明的衰敗與殞落
◆清太宗皇太極◆「大清」誕生的推手
◆世祖入關◆入主中原的新主人
◆順治皇帝的一生◆充滿謎樣色彩的皇帝
◆懷柔與高壓◆清初的兩面統馭政策
◆清初的中央政制◆從掣肘皇權到膨脹皇權
◆清代早期軍制◆開創大清版圖的八旗勁旅

第二篇 (1661年~1735年)黃金時代的開始
1661年-1735年大事
◆孝莊文皇后◆清初盛世背後的支柱
◆鰲拜被誅◆少年天子智擒鰲拜
◆康熙的文治政績◆康熙廢除陋制,開創盛世
◆康熙的武功發展◆康熙開疆拓土,雄才大略
◆康熙禁絕天主教◆康熙對天主教從包容到禁止
◆雍正繼位◆飽受誤解的雍正
◆皇帝起居◆以養心殿為中心的皇帝生活
◆雍正的稅制改革◆攤丁入畝與耗羨歸公
◆軍機處的設立◆清代皇權的進一步提升
◆秘密立儲制度的建立◆因繼位紛爭而創的制度

第三篇 :(1735年-1799年) 清朝承先啟後的關鍵—乾隆
1735年-1709年大事
◆乾隆的文治成就◆興利除弊,打造盛世
◆乾隆的武功成就◆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
◆清初經濟◆手工業帶動商業發展
◆清代地方制度◆因襲明代而設三級地方行政
◆清初小說◆中國古典小說最後的高峰
◆清初百姓娛樂◆城市繁榮帶動娛樂業興盛
◆清初至乾隆年間的文化發展◆繁華似錦的清初文學
◆清初的學術思想◆從批判轉向考據的學術風潮
◆乾隆晚年政局◆沉緬過往導致國家走向衰落

第四篇:清朝的文化與社會
1650年代-1780年代大事
◆婚姻制度◆以政治為出發的清朝皇室婚姻
◆清朝的女性地位◆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兩性觀點
◆日常生活◆清代冰塊用處大
◆清代醫療◆清代醫學中醫兼具
◆清代飲食(一)◆滿漢全席—中國菜餚之精華
◆清代飲食(二)◆盛世下依舊困乏的平民飲食
◆清代服飾◆保留滿人原色的清代服飾
◆清代科舉制度◆因應族情而發展出特色科舉
◆清朝的公文制度◆臣下與皇帝間的對話工具
◆官場的陋規◆無所不在的貪汙
◆清代司法◆比今日更詳盡的司法救濟
◆清朝的民間信仰◆結合反清勢力的祕密宗教

第五篇:(1796年-1850年)清朝中衰
1796年-1850年大事
◆嘉慶即位◆嘉慶與乾隆、和珅之間
◆嘉慶的困境◆排山倒海的亂象考驗新皇帝
◆嘉慶改革◆大動作改革仍功敗垂成
◆道光皇帝◆身體力行的改革者
◆道光禁菸◆林則徐赴虎門銷菸
◆鴉片戰爭◆清朝衰亡警訊的出現
◆改革的先驅◆師夷長技以制夷

第六篇:(1850年-1861年)內憂外患V.S.無能的政權
1850年-1861年大事
◆咸豐皇帝◆身處困境中的皇帝
◆太平天國◆不滿情緒累積成的反清政權
◆太平天國的兩性政策◆中國首度出現男女平等的主張
◆第一次英法聯軍◆為經濟利益向中國蠻橫施壓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履戰履敗,國際地位下降
◆俄國侵略◆俄國不費兵卒獲得廣大利益
◆清代中葉的經濟發展◆經濟困局產生新商業組織
◆清中葉的文化發展◆列強侵略下文學具愛國色彩

第七篇:(1861年-1875年)慈禧太后的時代—同治篇
1861年-1875年大事
◆辛酉政變◆慈禧聯合恭親王奪權成功
◆垂簾聽政◆太后權傾天下五十年
◆同治皇帝◆親政即與群臣對峙的皇帝
◆同治中興◆列強環伺下的喘息
◆洋務運動◆三方齊力推行西化的洋務運動
◆總理衙門◆清代最早外交機構的誕生
◆基督教在華發展◆對外戰爭帶動基督教大為盛行
◆傳教衝突◆因誤會與衝突而爆發的教案
◆清末四大奇案◆官吏昏憒枉法下冤案頻生
◆清朝的太監制度◆即使受寵仍無實權的清朝太監

第八篇:(1875年~1908年) 慈禧太后的時代—光緒篇
1875年-1908年大事
◆光緒皇帝◆滿懷壯志卻命運多舛的帝王
◆中法戰爭◆因藩屬國與列強再掀戰火
◆甲午戰爭◆宣告洋務運動失敗的戰爭
◆公車上書◆知識分子對改革的呼聲
◆門戶開放◆中國面臨四分五裂局面
◆戊戌變法◆年輕皇帝領導理想化的變革
◆戊戌政變◆慈禧掀起政變重握政權
◆八國聯軍◆義和團引發八國來攻
◆庚子後新政◆晚清力挽狂瀾下的改革
◆晚清的文化發展◆白話與翻譯文學衝擊晚清文壇
◆立憲派與革命派◆有識之士面對國難的各項回應
◆晚清經濟趨向◆列強嚴重干擾的晚清經濟

第九篇:(1908年-1912年)末代皇朝
1908年-1912年大事
◆清廷末路◆晚清最後三年
◆近代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明治維新後中國向日本學習
◆報業的發展◆文人以報刊宣揚改革理想
◆革命運動的發展◆聚沙成塔,革命最終成功
◆清室退位◆袁世凱說服清帝退位
◆帝制復辟◆清結束以後……

書目 246

索引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