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作者: 楊照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10-08-1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2
本店售价: RM64.9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詩人王爾德曾說:「在惠斯特的畫出現前,倫敦沒有霧。」他強調,通過惠斯特的畫,人們才真正「看到」倫敦的霧。

  用同樣邏輯,楊照指出,大部分的我們不見得「看到」台灣真正的面貌,反而要透過文學創作,我們才能看見社會、看見歷史。於是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在沒有文學之前,這裡其實沒有社會,也沒有歷史」。

  楊照曾形容,「小說是表演的魔術,詩是固執得有點天真的煉金術,而散文卻和讀者們活在同一個空間裡」。在《霧與畫》中,他不只談論了小說、詩與散文,更拉開時間的縱深,從五○、六○年代的反共文藝、現代主義文學,到七○年代的「現代詩論戰」、「鄉土文學論戰」,還有八○年代的浪漫轉向,一直論及九○年代的代表作家。

  楊照更橫向論述不同的文學類型,不論是歷史武俠、愛情羅曼史,亦或是大河小說、成長小說,從陳映真、林懷民,到張愛玲、朱天心,再到葉石濤、鍾理和,描繪了戰後台灣文學這塊豐美場域。

  在這本書中,楊照卸下公共知識分子的沉重武裝,走下滔滔不絕的講堂,回歸最單純的創作者,回歸最簡單的自己,誠懇地面對自我、面對作品、面對文學,寫下最誠實的文學評論與文學觀察。

  他強調,藉由對文學史的理解,可以洞悉作品與作品間的對話、互文關係,並將作品置回其產生的時代與社會,更能明確地察知作品在文學中與現實中的時間的位置。本書的寫作時間跨越二十二個年頭,涵蓋過去出版的《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二書,可謂楊照文學評論的代表作。

  楊照的文學史觀,在本書中完全展現。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刊》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刊》副社長兼總主筆、「News98」《一點照新聞》主持人。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理性的人》。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

  個人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