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85,59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心如野馬: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
心如野馬: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心如野馬: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

作者: 丘揚創巴仁波切
出版社: 台灣明名文化
出版日期: 2009-10-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2.59
本店售价: RM37.9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西方世界的花童世代裡,第一位令學生撼動入心而駐留法印的仁波切,
以此書詳解口傳千年的大乘修心法決,你可以只照著書上所說的去修,
它就是那麼有力量又讓人安心!

  修心七要訣的法本自從西元十世紀阿底峽尊者入藏開始傳揚,經歷代聖者口傳、文字記載,一直是大乘菩薩道行者入門的重要實修經典,為歷代祖師共同推崇並實證;如今,丘揚創巴仁波切以切喀瓦格西講述的口訣法本、蔣貢康楚的論釋為參考重新講解,猶如甘露醍醐,讓現代學佛人變得更開放、平和而有智慧。

  丘揚創巴仁波切強調口傳要訣的重要性,我們應在日常生活當中,自然地憶起適合當下處境的口訣,研習其意涵、且能記憶默誦。本書中珍貴難得的修心口訣歷經千年而不衰,將能時時引導人們,找到解脫煩惱的鑰匙。

作者簡介

丘揚創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 1940 ~ 1987)

  是藏傳佛教在西方講經弘法的第一人。創巴仁波切成長於西藏,接受了正統的藏密噶舉派佛法養成,二十歲時率僧人翻越喜馬拉雅山流亡至印度,其後輾轉前往西方,1967年與阿貢仁波切在蘇格蘭創立第一所藏傳佛教海外靜修中心—三昧耶林;創巴仁波切的佛學素養高深且熟諳西方思維,為藏傳佛教弘揚海外奠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藏傳佛法道統著重經典傳承的準確與學術性,使得渴慕求道的西方人備感艱難;而創巴仁波切首度突破了這一堵文化高牆。他認為佛法是精神與世俗的合一,以獨特的方式向西方追隨者闡釋佛法及禪修之道。創巴仁波切講論佛理不拘形式,從心所欲地將抽象的理念運用在每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經驗,也因而在西方掀起一股藏密修行風潮,追求心靈解放的的花童世代(flower children generation)深受創巴仁波切的行誼吸引,視其為精神導師。

  創巴仁波切由世界屋脊遷徙到大洋彼岸,一生正如他的第一本英文著作《動中修行》(Meditation In Action)—修行是他畢生前進的方向與志業,著作包括《香巴拉:勇士之聖道》(Shambhala: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突破修行之物質觀念》(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和《心如野馬: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藏密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目錄

心道法師序 
佩瑪.丘卓法師序 
關於作者 
編輯致謝 
編者前言 
引言 

第1要 修前行:修法的基礎
1. 首先修前行 

第2要 修正行:發菩提心
〔勝義和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口訣〕 
2. 視諸法如夢幻 
3. 觀修無生覺性 
4. 以空性超脫妄想 
5. 安住在阿賴耶本性 
6. 下座後修行虛幻之子 
〔世俗菩提心口訣〕 
7. 施、受二法交換修,循著呼吸來修持 
8. 三境三毒三善根 
9. 一切皆以口訣修行 
10. 從自身開始修行施受法

第3要 轉惡緣成菩提道
〔第三要和忍辱波羅密〕 
11. 惡業滿世間時,惡緣變覺道 
12. 眾咎皆歸一 
13. 思眾皆有恩 
14. 幻相觀為四身,空性為無上保護 
15. 殊勝的方便四行 
16. 不管遇見什麼,都加進修行裡 

第4要 使一生的修持發揮大功效
〔第四要和精進波羅密〕
17. 總攝口訣心要,歸納為五力 
18. 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儀 

第5要 修心的評估
〔第五要和禪定波羅密〕 
19. 諸法皆是對治我執 
20. 能不愧對自己 
21. 恆持歡喜心修行 
22. 散亂時仍能住在菩提道 

第6要 修心誡
〔第六要和智慧波羅密〕 
23. 恆守三原則:守二戒、不狂放、修忍辱 
24. 修心須安住本位 
25. 不說他人之失 
26. 不想他人之過 
27. 先清淨最大煩惱 
28. 斷卻一切果求 
29. 捨棄我執之毒 
30. 莫冤冤相報 
31. 不惡口 
32. 不伺機報復 
33. 不傷人 
34. 不推諉卸責 
35. 不爭先 
36. 不另有所圖 
37. 調伏身心,合乎正法
38. 勿從他人苦中求己身快樂 

第7要 修心的準則
〔第七要和下座後的修持〕 
39. 諸善奉行 
40. 諸惡莫作 
41. 早晚皆反省 
42. 處貧、富皆應忍耐
43. 持守二戒 
44. 斷除三難 
45. 取三主要因:良師、身心如法、因緣俱足 
46. 恆守修心教法 
47. 身、口、意三門時時行善 
48. 沒有分別心,徹底修行 
49. 對敵人修慈悲心 
50. 不求只在順緣中生 
51. 今生如實修行 
52. 勿顛倒夢想 
53. 堅固不動搖 
54. 應全心修持 
55. 觀察煩惱本身,直到根除 
56. 莫自怨自憐 
57. 行隨喜讚嘆 
58. 不輕易表現喜怒 
59. 不求他人讚賞 

結頌 
附錄:〔菩薩律儀四十六輕戒〕 
詞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