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7,23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下一個華人社會
下一個華人社會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下一個華人社會

作者: 歐崇敬
出版社: 新視野
出版日期: 2007-10-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挑戰國際趨勢大師

華人社會最犀利的十大預測!

  彼得.杜拉克曾提到中國在十年內將會分裂;日本趨勢學者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指出日本中產階級將逐漸消失。然而,這樣的論述是正確的嗎?對於世界四大經濟體之一的中國合適嗎?適用於台灣嗎?

  筆者認為這些都是錯誤的。許多的趨勢分析家以個人或他國背景角度分析中國及華人社會未來,卻因對中國及華人社會、政治、經濟及民族特殊性不夠深入瞭解,以致預測及分析太過表面,並缺乏統計和精確性。

  中國是否在未來一、二十年內產生分裂?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何時超日趕美?又台海兩岸統獨爭論何時休止?下一個華人社會將是如何變動?華人在未來三十年如何生存?中國經濟體的黑洞是什麼?優勢又是什麼?本書提出一個又一個鞭辟入裡的分析,精確的告訴大家下一個華人社會的各種發展性。 
 
作者簡介

歐崇敬博士

  任教於南華大學,專攻哲學、未來學、趨勢學、策略學、美學、創意思想及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曾任職於出版社總編輯、社長、商業雜誌總編輯、總監、顧問,並曾任教於華人第一所未來學研究所之未來學研究方法課程。二○○一年更創作了《未來學方法論》,為一九六十年未來學學科成立於美國以來之第一本方法論著作。此外,歐教授尚著有《超越哲學論》、《超越形而上學與自覺層次》、《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文化本源中的知識傳統》、《上古科學與民族知識傳統》、《中國的科學理論與科學原理》、《中國的知識論史觀》、《渾沌之知的構造》、《世界的圖像與構造》、《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卷》、《中國哲學史?大乘禪佛教哲學卷》、《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學與實學卷》、《中國哲學史?上古卷》、《中國哲學史?方法論卷》、《靈魂學—新世紀的靈魂百科》、《台灣小說史》等三十種以上專著出版,並有論文百餘篇。

經歷
南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廣州中山大學客座研究員、廈門大學客座研究員、黑龍江大學客座教授等。
現職
任教南華大學,並為南華大學世界禪學研究中心主任、中日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序∕1
目錄∕5
預測一:中國三十年內不會分裂∕17
1.尋求穩定是人民心中首要渴望 18
2.中國人能忍受西方人不能忍受的生活條件 20
3.中國將「無中生有」更多的國際城市 22
4.首要都市呈現三種時代生活形態 23
5.在高度的希望感中求生存 24
6.和諧是中國繼續發展下去的基礎 26

預測二:兩岸關係三十年不會改變∕29
7.兩岸保持現狀,國民黨反覆同樣的錯誤 30
8.獨派與泛藍二十年內必須深度對話 32
9.解明本土執政是最高的道德 33
10.本省人的巨大不平衡感 35
11.本省人認為只有掌握政權才能找回正義 36
12.主人道德意志的矛盾和期望 39
13.台灣島上的人民,被命定著成為一家人 40
14.恐懼影響了台灣人的判斷能力 42
15.歷史危機意識的起源 43
16.夷狄恐怖憂患意識的構成 44
17.中國觀念幽靈系譜學的源流 47
18.華人與台灣的苦難記憶與觀念之幽靈系譜 50
19.孔孟學說、墨子學派可為危機時代的化解藥方 52
20.中南海應以「太陽策略」取代「北風策略」 53
21.誰都別想挑動分裂的敏感神經 56
22.台灣必定因中國而獲利 58
23.台獨的推行只是一種心理需求? 61

預測三:華人不會形成M型社會∕63
24.中國擁有特殊形態的經濟體 64
25.中國人民擁有超大彈性的經濟操作空間 67
26.大陸教育只有競爭憂慮而無經濟壓力 68
27.西方的景氣及經濟理論不全然適用於中國 69
28.他國的錯誤評估正是中國發展的最佳保護傘 71
29.台獨等意識形態將在新經濟發展中逐漸消融 72
30.中國普遍存在不同於全世界的新中產階級 73
31.中國未來三十年不會形成M型社會結構 74
32.老年化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絆腳石 75
33.中國人的生存能力穩居世界之冠 76
34.台灣只會局部的進入M型社會 79
35.愈來愈多高階享受的游牧民族 81

預測四:欲望與財富結構意義將改變∕85
36.轉換仿冒觀念將創造驚人經濟實益 86
37.擁有製造+生產+消費的強勢消費鏈 87
38.中國的中、西部大城將崛起 88
39.不需追尋過大的財富累積 90
40.儉樸哲學─財富回饋社會 92
41.欲望極大化的濫觴 95
42.人類最初財富累積的意義 97
43.開始反省人存在的基本需求 99
44.累積財富的意義依附在城市文化而變動 102

預測五:中國勝敗的關鍵在水資源∕105
45.將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環境資源問題 106
46.能源問題推動大型公共工程建設 108

預測六:偶像與意識形態將被再度重新塑造∕111
47.領袖、英雄與美女的擁有及追尋 112
48.「為領袖而生或死」的邏輯信念 113
49.顛覆領袖意義邏輯須從內在結構中去移除 116
50.反對領袖化的宗教,瓦解領袖的絕對化意義邏輯 119
51.盼成為英雄以改造自我的階級和社會地位 121
52.創造領袖,代表創造價值 122
53.追隨英雄者也想成為英雄 124
54.美女的追尋代表人類共同欲望之實現 125
55.透過教育啟蒙民眾 129
56.人只應適度地遵循社群規範 130
57.英雄的自我地位鞏固、塑造 136
58.主體不消失,但華人將不斷地重蹈歷史覆轍 138

預測七:人民生活與藝術文明將有新進展∕149
59.以自己為座標建構獨特的生活文明 150
60.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及心靈層次 151
61.心理資源及社會工作資源嚴重缺乏 152
62.儉樸哲學成為新興的風潮 154
63.認知到生命其實是全方位的需求 156
64.民族的藝術層次將提高 158
65.將改變全球的物質體系分配及生活戰略 160
66.「度假購屋」新形態,買房新習慣產生 161
67.人文環境規劃及建設有待加強 163

預測八:小兒女的愛恨情仇仍處處上演∕167
68.每個人生必定具備的意義邏輯 168
69.愛恨情仇遠比想像中複雜且牽涉範圍廣大 170
70.台灣藍軍、綠軍跟紅軍的愛恨情仇 172
71.偶然也是必然命定的結構過程 174
72.意義邏輯影響輸贏的結果與價值 176
73.營造共構、共感情節已成票房保證 178
74.歷史是實現群眾的愛恨邏輯的場合 179
75.小兒女的愛恨情仇才是決定歷史的關鍵 181
76.時時刻刻都在面對觀眾的舞台 182
77.正義是必要的,但不可過度操弄 183
78.超越!解構愛恨情仇的民族性 186

預測九:面對危機與競爭,由「熟悉範圍」中解套∕189
79.辨識危機就是危機意識 190
80.性格缺乏競爭要素則必然會缺乏競爭力 192
81.要減緩衝擊就要柔化改變 195
82.不能作出錯誤的關鍵判斷 202
83.獨斷的判斷方式造成重複錯誤 203
84.命運的循環 205
85.熟悉範圍首要在辨識自己 210
86.熟悉範圍的手邊性工具 212
87.「熟悉範圍」無所不在 214

預測十: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將被全球化取代∕219
88.領導人應常檢視自己的思考典範是否有效 224
89.未來華人能否縮短新舊典範轉換的時間? 226
90.若典範不變,中國有可能返回半封閉化的社會 230
總預測:下一個華人社會趨勢剖析∕233
91.可以輕易的轉換身分 234
92.未來華人需要完整的生活戰略 235
93.繼續以言論尺度的禁錮換取整體社會的安定 238
94.中國將以半開放的國家形態迎接全世界 242
95.下一個華人社會將開始覺醒自我意識 243
96.未來三十年中國將快速超日趕美? 244
97.以華人的思維習慣制定新的行銷策略 247
98.下一個華人社會房地產龍頭依舊? 249
99.超越綠營的焦土策略 251
100.在野黨應選擇重建社會秩序議題 252
101.選擇站在上帝的國度與白頭偕老的喜劇 254
102.請給民眾一個光榮的未來 256
103.被魔王下咒的藍軍│向上帝尋求解藥 259
104.中國能以巨大自我犧牲換取特殊經濟利益 263
105.下個世代應小心防範知識的騙局 267
106.未來三十年沒有贏家通吃的局面 271
107.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價值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