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4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学习 > 中文/方言 > 成語知道的答案
成語知道的答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成語知道的答案

作者: 史榮新
出版社: 海鴿
出版日期: 2009-10-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9.00
市场价格: RM37.88
本店售价: RM33.7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成語中品味人生,在成語中瞭解歷史;
在成語中洞察人性,在成語中感悟智慧!
解讀成語,就是要突破人生的迷惘和無助;
解讀成語,就可以求得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隨波逐流:適者生存的一種方法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

  從力學的角度來看,水從高處流向低處,這是地球的引力決定的。舟借水力而行,順流而行要比逆流而上省時省力。如此說來,隨流逐流是一種自然現象。

  現實中,這個詞語帶有很深的貶義色彩。如果對某人說他「隨波逐流」,他也許會大發雷霆。他一定會以為你侮辱他的人格,雖然事實上他就是如此。

  翻開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我們會發現,統治階級最喜歡「隨波逐流」之人,他們不喜歡甚至恐懼那些總想「逆流而上」之人。北宋時的王安石,放著好日子不過,舒坦官不當,總是覺得現狀不好,偏偏要上什麼「萬言書」,搞什麼變法。而且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變,結果被迫辭職。十年後,法也被廢,人也死去。

  魏晉之交的嵇康是一位「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的特立之士,但其觸動了統治階級,結局便是被司馬氏集團弄得死不瞑目。但是,這位時人佩服之士對其子卻是謹慎小心,與平時判若兩人。他在《家訓》中告誡兒子與人交往要謹慎,對於長官要保持尊敬,但也不要常往他那裡跑,以免招至同僚的嫉恨。

  長官送別眾客,不要單獨的留在最後,以免其他客人懷疑自己要向長官告密。講話時要更加小心,不要議論別人;對於講不清、不容易講的問題不講;他人向你徵求有關是非的意見,也要以「不瞭解情況」的話來推辭。從這幾點上來看,敢於「非湯武薄周孔」的嵇康教育兒子的目的也就是要兒子「隨波逐流」。那麼就是說當時他也知道「隨波逐流」要比「逆流而行」安穩得多。

  還有類似的笑話我們也可借之一觀:一位盲人與眾人坐在一起。眾人看到可笑之事便哈哈大笑起來,盲人也跟著笑了起來。眾人問道:「你見到什麼就笑?」盲人說:「跟著你們笑呀!你們所笑一定不差。」我僅談談我的看法:也許有的人覺得盲人的笑過於牽強,過於苦楚。實則不然,盲人的這種笑正是對「隨波逐流」的過人理解。試想:如果當時盲人是正襟危坐、毫無反應,那麼他必招致他人非議,並遭到排斥。而在他隨人笑的過程中,他不但淡化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而且在回答完眾人的提問後還會受到大家的一些同情。同時也拉近了他作為一個身有殘障的人與正常人的距離。由此可見,「隨波逐流」作用很大!

本書特色

本書由知名暢銷書作家史榮新策劃與編寫,再輔以精闢的解說與生動的敘述,讓讀者可以輕鬆的理解與活用。

  正確的運用成語,可以增強語言的說服力,但是如果運用不當,往往會貽笑大方,鬧出許多笑話。目前市場上與成語相關的書籍,不是在規格與包裝上略顯陳舊,就是以辭典厚重的面貌呈現,很難吸引讀者。本書節選數十則廣為人知的成語,希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在瞭解成語的字面意義的同時,也可以體會各則成語的內在精神與歷史發展,以古鑒今,以今知來,充份領略與掌握中國聖賢的古老智慧。

每一則成語均附有典故出處,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非常具有實用價值。

  成語多半來自史書、經傳、寓言、諺語、小說,記錄著王朝興替、英雄事蹟、歷史事件。本書所節選的成語,包含人生各個方面的智慧,例如:人際關係、職場生活、心態調整......對於所有的讀者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生指南。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歷史的縮影、智慧的結晶、漢語的精華,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大多數成語不但形式簡潔,出處更是鑿鑿有據。學習成語不僅有助於提高語言能力,而且可以充實知識、開啟心智。成語是先哲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成語——一種極致淬鍊的語言,一種絕佳智慧的傳承!

  成語不僅濃縮中華文化,並且是瞭解中國文化的基礎。在成語中,有相當多的部份是由古代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諺語俗語、史實逸聞、詩文語句演化而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成語可以用寥寥數語來說明一個事理,並且有理論深刻、形象生動、言簡意賅的特點,有助於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與道德情操。

  閱讀這些文字,會驚喜的發現:其實,古往今來,有一個心靈的驛站,一直在等待著我們駐留!

作者簡介

史榮新

  曾經擔任報社編輯、出版社編輯,擅長多文體寫作,發表過小說、散文、電視劇本,著有《成語知道答案》、《做好工作中的小事》、《帝王末路:中國二十王朝帝王死亡之謎》、《劉備不是省油的燈》等暢銷書十餘部,現為專職作家。


目錄

前言:中華文化最閃亮的鑽石

知足常樂:快樂有它的分量,沒辦法貪多
隨波逐流:適者生存的一種方法
無欲則剛:一種理想的境界
貪生怕死:人最基本的權利
庸人自擾:煩惱無根日日生
喜新厭舊:人性的表現形式
孤芳自賞:安身立命之本
一見鍾情:感性的魅力最動人
齊人攫金:強烈的動機導致盲目的行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嫉妒成性的證據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性的盲點
寵辱不驚:是真名士自風流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本是毒
助人為樂:結果往往是雙贏
君子之交:人際交往的一個迷失
韜光養晦:不僅僅是一種生存策略
瓜田李下:適當的限制自己的自由
人言可畏:走自己的路就是了
買櫝還珠:不再是捨本逐末
三人成虎:可怕的從眾心理
矯枉過正:國人心態中一種不成形的毛病
言過其實:冷漠與恭維交錯呈現
百聞不如一見:實踐出真知
疑鄰盜斧:唯心主義先驗論
馬馬虎虎:民族的痼疾
言而無信:內心極其虛弱的表現
杞人憂天:精神上的感冒
雞鳴狗盜:不要輕視任何有一技之長的人
井底之蛙:天地小也有天地小的好處
水滴石穿:從量變到質變
望洋興嘆:存在決定意識
掩耳盜鈴: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
望梅止渴:條件反射的結果
吹毛求疵:一種近乎於強迫症的心理問題
倒行逆施:不協調也是一種美
過猶不及:自然是道
異想天開:用不同常規的想法去處理問題
緣木求魚:重要的是過程
莊周夢蝶:否認客觀事物標準
胸有成竹:從必然向自由的發展過程
千金買骨:把握事物間的因果關係
刻舟求劍:運動是絕對的
朝三暮四:創新的思維方式
守株待兔:個人的策略很重要
無中生有:一切創新思維的哲學基礎
愚公移山:人類生生不息的原動力之一
程門立雪:師道尊嚴的表現
不求甚解: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
厚德載物:容人之短,恕人之過
學而優則仕:人類文明的載體
忍辱負重: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有容乃大: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別無長物:活得簡單才能自由
專心致志:學有所成的必要條件
識時務者為俊傑:掌握趨勢就是掌握未來
以柔克剛:人類的一種大智慧
外圓內方:人生修養的一個尺規
大巧若拙:順應自然的規律
從容不迫:保存能量的辦法
一日三省:成功者的箴言
大道至簡:人最根本的是要戰勝自己
葉公好龍:悠遠的歷史心理
光明磊落:往往是對現實法則的挑戰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天人合一的展現
以退為進:巧妙的人生哲學
死而不朽: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
難得糊塗:一種虛靜、淡泊的心靈狀態
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實質
窮則思變:走出困境的「武器」
居安思危: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