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世界史地 > 用資訊圖表讀懂第二次世界大戰(書衣內含二戰陸海空武器海報)
用資訊圖表讀懂第二次世界大戰(書衣內含二戰陸海空武器海報)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用資訊圖表讀懂第二次世界大戰(書衣內含二戰陸海空武器海報)

作者: 讓.洛培茲,文森.貝爾納,尼可拉.奧本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9-05-1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80.00
市场价格: RM135.40
本店售价: RM119.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好書大家讀第76梯次知識性讀物組推薦,入選香港閱讀城第19屆「十本好讀」中學組候選書籍名單★★★

第一本二戰史視覺資訊圖表專書
化繁為簡,帶你輕鬆綜覽二戰眾多鮮為人知的面向!
 
一目了然的故事線x縱向與橫向的資訊整合x結合美感與理解力的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x資訊圖表x 53個專題
用有故事的圖表,看懂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餘年來,陸續公開了大量數據,但龐大的資料反而容易令人困惑,難以解讀其涵義。本書由三位二戰專家共同執筆,他們考察篩選了無數國際原始資料,並轉換為清晰易懂的資訊圖表,將二戰前所未見的面向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
翻開本書,你將從一張圖內看懂:
●各參戰國的資源與人力背景,如參戰人數、勞動人口、石油原物料等物資生產量、軍備發展、產業動態……
●使用的武器類型與軍隊編制,如各國首腦與軍事單位、各兵種與部隊的裝備與功能、戰車、戰機與戰艦等武器的演進與表現……
●重要戰役與戰區、同盟國在歐洲的後勤狀況,與雙方陣營採取的戰略、前進路線及結果,如太平洋戰爭、巴巴羅薩作戰、非洲沙漠之戰、史達林格勒戰役、D日與諾曼地作戰……
●各國傷亡人數、納粹集中營制度、種族屠殺情形、各國反抗納粹事蹟、戰後的人口大遷徙與造成的經濟影響……
 
各界讚譽:
從1984年1月創辦《尖端科技軍事雜誌》,閱覽過上千本中外軍事書刊,很少見到一本吸引我會依頁次慢慢的閱讀。由法國作者讓.洛培茲帶領,尼可拉.奧本與文森.貝爾納3人攜手合作,花費數年時間在成千上萬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政府各單位和民間的私人收藏資料,在消化整理後,巧妙運用現代的電腦資料圖像處理技術,由尼可拉.吉耶哈美術設計師繪製出簡而易懂的圖表,成功的編輯出《用資訊圖表讀懂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這在各國軍事史書籍中也是很少見的創舉。
此外,以前的戰史書籍,大多是描述戰爭經過的人、事、地、物、時;很少從參戰國的綜合國力和人力資源去描述和分析,因此作者也提醒大家,「戰爭成本」才是決定勝負關鍵!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有中文版,由商周公司出版上市,值得軍事迷、歷史迷和藏書者一看和收藏。
——《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長 畢雲皓
 
今年(2019)是二戰爆發80週年紀念,也是一戰結束100週年紀念。但無論一戰或二戰,戰爭的影響都未曾消失,相對地,我們的理解和解釋也是方興未艾,本書的出版即是一例,創舉就在於運用「數據視覺化」,呈現一種嶄新的描述與詮釋方式,亦即轉化與統整了文字、數據、圖像,更為生動地解說二戰諸多重要的面向及內涵。
不過,本書絕非只是一種歷史描述與詮釋的技術創新而已,作者群自有其歷史解釋觀點,與不得不然的取捨重點。針對戰爭的性質,以及所帶來的苦難和死亡,所凸顯的人性幽暗或光輝,本書都做出了具有價值的回顧和解析,但我們還是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省思批判,因為,「和平」在今日依然備受威脅。
——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
 
這本書的內容搭配大量的數據與資訊圖表,再通過淺顯易懂的文筆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種面貌,其論述方式既別出心裁又兼具了美學,讓讀者們能透過數據化、圖表化的內容,從各種圖像理解重要的大型戰事與錯綜複雜的現象,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進一步的認識,甚至是全新的理解。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 鄭繼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讓.洛培茲Jean Lopez
法國雙月刊《戰爭與歷史》(Guerre & Histoire)主編,曾發表數本以蘇德戰線為主題的專書,皆成為此領域的權威著作,包括與拉沙.奧特赫梅祖里(Lasha Otkhmezuri)合著的朱可夫將軍傳記《朱可夫:打敗希特勒的人》,備受各界讚譽。此外,洛培茲寫了《希特勒的最後百日》(Les cent Derniers Jours d’Hitler),並與奧利維耶.魏維歐卡(Olivier Wieviorka)共同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迷思》(Les Mythes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共二冊)。

文森.貝爾納Vincent Bernard
知名軍事史專家,於十多年間與數本雜誌合作並發表十餘本著作,其中包括李將軍(Robert Lee)及格蘭特將軍(Ulysses Grant)兩位名將的著名傳記。同時也參與各種大規模的出版計畫,包括2015年由法國國防部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Encyclopédi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尼可拉.奧本Nicolas Aubin
具歷史教師資格,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專家,作品散見各種軍事歷史期刊,並曾出版《自由之路:1944-1945年間美國在法國與德國的後勤》(Routes de la liberté. La logistique américaine en France et en Allemagne, 1944-1945)一書。

譯者簡介

洪夏天
英國劇場工作者與中英法文譯者,熱愛語言文字書籍。譯作:《騙局》、《天天在家玩創藝》、《湯姆歷險記》、《看漫畫了解人體感官》、《柏拉圖和笛卡兒的日常》、《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以上均為商周出版)。

繪者簡介

尼可拉.吉耶哈Nicolas Guillerat
專業圖像設計師,曾短暫服務於廣告業,後來轉往數據視覺化領域發展。目前亦從事資料設計教學。


目錄

推薦專文  宏觀多元且形式特殊的二戰史書寫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  鄭繼文
編者序 

I.資源與人力背景
民主在歐洲節節敗退
經濟實力
每9個男人中動員1人
石油方程式     
1939~1945年間武器軍備的產量比較
千方百計只為取得勞力
二戰的大英帝國
美國以租借法案向同盟國提供物資
納粹德國劫掠歐洲
同盟國之間的會議:為未來的全球情勢做準備
 
II.武器與軍隊
最高參謀部:戰爭進程的決定者
步兵師:軍事行動的基石
炮彈:索爾的重錘
剖析裝甲師
蘇聯的坦克軍團:另一個解決方案
坦克與反坦克: 搏鬥的劍與盾
戰機的演進與表現
空降任務:昂貴且高風險
海軍艦隊
1942年的海軍航空部隊是什麼? 
國中之國的納粹親衛隊
 
III.戰役與戰區
不受重視的同盟國:中華民國
波蘭戰役
法國戰役
不列顛戰役
日本急潮湧現
慘絕人寰的巴巴羅薩行動
大西洋海戰
當地中海成了義大利的「我們的海」(Mare Nostrum)?
非洲沙漠之戰
史達林格勒戰役
同盟國收復太平洋(1943~1945年)
戰況逆轉:庫斯克戰役
從空中對抗納粹德國
義大利陷入絕境
D日與諾曼地戰役
美國在歐洲的後勤
巴格拉基昂行動
德國戰役(中歐會戰)
日本的末日
 
IV.總結與裂痕
平民與軍人死亡人數
德國軍人死亡人數
蘇維埃軍人死亡人數
納粹集中營系統
大屠殺*
遭占領歐洲地區的反抗
法國的反抗
戰後歐洲的人民運動
二戰的經濟平衡
曼哈頓計畫
冷戰在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