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台湾史地 >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
上一张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
下一张
prev next

千面八面:八仙山的百年樣貌

作者: 蔡金鼎,管雅菁
出版社: 遠景
出版日期: 2018-12-2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八千成林,聚林為仙山。嵐霧氤氳,晨曦微光穿透濃綠瀉下絲絲和暖,旅人啟程探尋,跟隨熱愛且熟知八仙山的精靈們深度走訪,發現時光腳步緩緩,不只走成一片深邃的林,更走成一段深遠的史。最初,八仙山由泰雅族人原始守護,後來國家軍隊步步推進,山林最終成為國家掌控的資源。歷史的必然,揭開了八仙山神祕的面紗,歷經日治、戰後國府時期賡續開發,半世紀以來林木經濟興盛勃發,神聖地位無可動搖。回顧林業教育、機關車的山城夢與黏車、抽樹皮、抽甘蔗等點點滴滴,已鐫刻為一段曾經。如今育林、造林有成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搖身一變成了綠色樂園,這內蘊與含氧量等高的蓊鬱世界,靜靜等待旅人們一探究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金鼎


  現任臺灣東鯤文史協會長工,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研究所、東海大學社會所博士班輟學生。曾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多年,出版作品包括:《臺中市政府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史》(2007年),為地方災難史留下珍貴的史料。《一個雲雨飄蕩的歲月:雲林蘇家傳記》(2011年),記錄白色恐怖時期「蘇東啟事件」相關人士的訪談;《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戰爭時期原住民軍人口述歷史》(2015年),本書獲第40屆金鼎獎政府優良出版品推薦書籍。2016年以後,陸續出版《衛武藝揚: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建史》、《大道之行:中山高速公路建設人員口述印記》等基層工程人員口述史書;2018年,開始以庶民口述史與地方社會學為研究標的,協助臺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編輯《漁寮囝仔討海網》乙書,為國家重大建設(臺中港)歷史提供庶民立場的另類史觀。

管雅菁

  現任臺中市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總幹事,畢業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後回到石岡從事社區營造工作,從一個返鄉青年變成返鄉壯年。現擔任《石岡人社區報》總編輯,長期進行田野調查,並推動客家、人文、歷史、生態、旅遊及導覽等工作。田調出版作品包括:《林鐵尋跡:尋找消失的五分車,八仙山森林鐵路》(2008年)、《神佑石岡好寶地:山城信仰滿客鄉 》(2013年)等書。
 


目錄

市長序 厚植臺中的在地文化
局長序 擁有豐富內涵的城市
前言

第一章【休憩篇】憩陶:在森林裡遊樂的精靈
    一座國家級的森林遊樂區
    認識八仙山遊客服務中心
    八仙山林業史話展覽館
    志工解說服務的軟實力
    自然教育中心
    八仙山莊到Basian Villas
    森林遊樂區步道群

第二章【理蕃篇】Salamao:被趕出森林裡的Atayal
    折翼的松鶴
    酋長的故事
    石頭的泰雅
    蕃人樂園
    生蕃退卻
    樹林在哭泣
    最後的反擊
    久良栖

第三章【產業篇】Tori:鳥居的獨白
臺島森林遺利甚多
杣人綱島正吉
運輸設備的機械化
從林產到觀光
戰後的餘暉

第四章【交通篇】順路:點點滴滴的回憶
土牛貯材所
輕便鐵路五分車
林業鐵路機關車
順路載人的索道
公路興起的年代

第五章【展望篇】杣人物語
未見黎明的大雪山林場
戰後初期的伐木工
日治時期的杣人
老林場人的真心話
臺灣林業新出路

結語
附錄:八仙山相關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