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台湾史地 > 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
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
上一张
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
下一张
prev next

日治時期基隆築港之政策、推行與開展(1895-1945)

作者: 陳凱雯,國史館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1-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0.00
市场价格: RM70.80
本店售价: RM62.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筆直的海岸線、整齊的市街、壯麗的碼頭……,
  基隆港,是日本統治臺灣的重要殖民宣傳象徵!

  高達4,600萬日圓的工程款,長達40年的施工期,
  基隆築港工程對於臺灣在東亞的發展具有什麼影響?

  1898年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親赴東京,說服日本內閣支持「臺灣事業公債」法案。基隆築港,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重要基礎建設,基隆港不僅是臺日連結的樞紐,更躍為當時臺灣最重要的現代化國際要港,然而,所謂「築港」遠不只是築造一座港……

  本書以基隆築港為核心,利用官方檔案、私人文書與報章雜誌等資料,從政治、社會面的角度,討論基隆築港的政策、執行過程與問題、機關人事的演變,以及港灣國有化下對地方社會的影響,重構基隆築港的歷史,呈現其重要性與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凱雯


  出生基隆,現居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現任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學術論文〈後藤新平與基隆港的興築(1898-1906)〉、〈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等十餘篇。並譯有大谷渡著《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
 


目錄

推薦序/鍾淑敏
緒論

第一章 近代東亞的築港
第一節 外國勢力下的築港
第二節 命運多舛:近代中國自開港的築港
第三節 從錯誤中學習:近代日本的築港
第二章 未竟之業:清末基隆築港
第一節 清代基隆的發展
第二節 清末劉銘傳的築港
小結

第三章 從軍港到商港:日治初期築港方針的轉變
第一節 樺山資紀的築港意見
第二節 築港調查委員會的立廢
第三節 事業公債下的基隆築港
第四節 從軍港到商港
小結

第四章 波瀾起伏:基隆築港的執行與問題
第一節 築港機關的建立
第二節 築港的推行與成效
第三節 臺灣統治的死活問題:築港中斷與違憲爭議
第四節 基隆港的定位
小結

第五章 築港者們:築港機關的人事變遷
第一節 築港人事的任用與變化
第二節 築港技師的特色
第三節 築港技師:川上浩二郎
第四節 築港職工群的生活
小結

第六章 港灣國有化:築港與地方關係
第一節 海埔地的處理
第二節 築港用地的徵收
第三節 填埋地與臺灣建物會社的開發
第四節 運送業與倉庫問題
第五節 港灣行政與港灣調查會
小結

結論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