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 > 世變下的經道合一:清初遺民《易》學中的「內聖外王」
世變下的經道合一:清初遺民《易》學中的「內聖外王」
上一张
世變下的經道合一:清初遺民《易》學中的「內聖外王」
下一张
prev next

世變下的經道合一:清初遺民《易》學中的「內聖外王」

作者: 張曉芬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2-1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70.00
市场价格: RM72.30
本店售价: RM63.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明清之際,天崩地解,中國儒家思想發展至此,已產生諸多經世濟民理論,
尤以清初遺民在其《易》學論著中,抒發頗多經世與處世之道。

  明清之際至清末民初,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多少救亡圖強、經世濟民學說產生。不論是否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影響,中國儒家思想發展至明末清初時,已產生諸多經世濟民、實學致用等理論。尤其清初遺民在其著作中,以註釋《易經》為多,以釋《易》作為抒發經世、處世,乃至身心安頓之作。

  本書針對當時較為重要人物,如:孫奇逢、刁包、黃宗羲、方以智、張爾岐、錢澄之、顧炎武、王夫之八位學者,其《易》學中經世致用、內聖外王之道,作一披露與闡述。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清初遺民,在學術界上較為重要人物,如:孫奇逢、刁包、黃宗羲、方以智、張爾岐、錢澄之、顧炎武、王夫之八位學者,其《易》學中經世濟民的理念、內聖外王之道,作一分析整理、闡述詮釋。

名人推薦

  1.邵崇齡  國際易學大會大會會長、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第十一屆榮譽理事長
  2.趙中偉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3.莊雅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家文學博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曉芬


  1971年出生於台北市。

  學、經歷:
  台大中文系畢、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畢、輔大中文所博士畢。
  曾任教景文高中、現任國立陸軍專校通識教育中心國文助理教授。
  長年致力於明清學術思想研究,並涉及明清《易》學義理思想、儒家思想與佛學研究等。

  著作:
  《天理與人欲之爭──清儒揚州學派「情理論」探微》、《牟庭《詩切》研究》與《大專國文選》。並發表多篇論文,如:〈欲成大事,不能昧於歷史大勢──試論蘇輿《翼教叢編》文論中所反映的經世思想〉、〈焦循以《易》解經初探〉、〈尋求德性與理性的道德實踐──試論朱熹「易學」中的修養工夫於當今易學思想的啟發〉、〈進德存諸心,修業見諸事──試論陳夢雷「易學」中的道德修養〉等刊載於本地或大陸的期刊學報中。
 


目錄

邵序/邵崇齡
趙序/趙中偉
莊序/莊雅州
自序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貳章 清初遺民的界定與經世發展 

第一節 清初遺民身分界定 
   一、清初的時間界域 
   二、明遺民的界定 
第二節 清初遺民的生存與出處 
   一、生死抉擇 
   二、生存與出處發展 
第三節 清初遺民的經世思想之發展
   一、超越內聖,重視建功立業
   二、主扶危定傾,身任天下的使命與責任
   三、為學當有實功 
第四節 小結
 
§第叁章 清初遺民《易》學發展與特色 

第一節 宋《易》發展與衰微 
第二節 史事《易》學流衍 
第三節 漢《易》修正與清《易》產生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 清初遺民《易》學中「心性」之修持 

第一節 論孫奇逢《易》學中「戒心生」修養功夫 
   一、孫奇逢的聖人學─識天理 
   二、聖人學之源─戒心生 
   三、戒心生之旨─存養 
   四、戒心生之存養功夫 
   五、小結 
第二節 論刁包學《易》以檢心功夫 
   一、《易酌》中的「心性」思想 
   二、「學《易》以檢心」的反省功夫 
   三、小結 

§第伍章 清初遺民《易》學中融合與成善之道 

第一節 論方以智「三教歸《易》」思想 
   一、會通儒家歸《易》的闡釋 
   二、會通佛教歸《易》的闡釋 
   三、會通道家歸《易》的闡釋 
   四、小結 
第二節 論張爾岐《易》學中成善之道 
   一、天理自在吾心 
   二、積善改過,禮義安之 
   三、小結 

§第陸章 清初遺民《易》學中經世之道 

第一節 論黃宗羲《易》學中的經學觀 
   一、明辨河圖洛書的起源與發展 
   二、批判漢《易》、宋《易》等象數學 
     三、釋《易》致用 
   四、小結 
第二節 論錢澄之《易》學中經世思想 
   一、君臣相待之道 
   二、治民之道 
   三、小結 

§第柒章 清初遺民《易》學中成聖淑世思想 

第一節 論顧炎武《易》學中「以德修身而求治世」思想 
   一、存心正行於物 
   二、禮以時中去私欲 
   三、小結 
第二節 論王夫之《易》學中「修己治人」思想 
   一、以自強不息為修己之綱 
   二、以厚德載物為治人之本 
   三、掌握《易》兼常變,禮維貞常之理 
   四、闡揚《易》所富含「禮」的精神 
   五、小結 

§第捌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