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32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上一张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下一张
prev next

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

作者: 楊照
出版社: 本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探索人與自我關係的巨著
回答人類「我們是誰」的終極追問

  了解自己是現代人最有興趣的主題。
  有趣的是,我們以為的「自己」往往只是我們要往身上貼的標籤,
  這就意味著真實的自己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更殘酷的是,對自己的任何理解,都恰好證明我們不是那樣的人。

  佛洛伊德向我們揭櫫一件事,人的自我是一個戰場。
  而夢正是通往這個戰場重要的曲徑。

  楊照導讀思想大師經典:讀什麼?為何讀?怎麼讀?
  <十九世紀三部曲之③>

  為「人」定座標
  三大終極追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往哪裡去?我們是誰?
  三大思想巨人:達爾文、馬克思、佛洛伊德
  三大經典巨著:《物種起源》、《資本論》、《夢的解析》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與《資本論》改變了人與社會的關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改變了人與自身的關係。

  佛洛伊德用夢作為媒介,還原自己諸多原始的慾望,藉此向我們暗示:
  不要抗拒自己的夢所透露的訊息,儘管我們夢中的自己有許多黑暗面,
  但一旦願意正視,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
  如此一來,才有機會從壓抑的日常生活中脫身,
  做一個比較真實,更接近自己原本面貌的人。

  在繁忙的現代社會,如過江之鯽的專家學者分析你是怎樣的人,
  或告訴你該做個什麼樣的人時,或許回到每天日常的夢境,
  從中得以找到更貼近自己的答案。

  你做的夢,揭示出你真正的慾望與自我認知

  《夢的解析》出版時距離今天約一百多年,當時沒什麼人了解佛洛伊德在講什麼。在這本書中,佛洛伊德一開始都用自己的夢做例子。在那個封閉而許多事情難以啟齒的年代,他用夢作為媒介,還原自己諸多原始的慾望。讓讀者知道,不要抗拒自己的夢所透露的訊息,儘管你夢中的自己往往不會是一個高貴高尚的人。但一旦接受這個前提,才能進一步理解潛藏在內心冰山一角重要的訊息,也才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佛洛伊德說,人的記憶是一座非常嚴格,但又極其混亂的倉庫。混亂是因為有太多的資訊要湧進去,所以得有嚴格的把門人負責篩選。而當人們做了一個夢後,試著問自己夢中的人事物讓自己聯想到什麼,其意義、過程與象徵又是甚麼?聯想、述說、詮釋……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架構了許多方法與示範,讓每個人都能夠解析自己的夢,心平氣和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也因此才有機會從壓抑的日常生活中脫身,做一個比較真實,更接近自己原本面貌的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

  現代經典細讀──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

  個人部落格:
  blog.roodo.com/yangzhao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世紀末的佛洛伊德
十九世紀三位重要的思想家/帝國瓦解,民族國家興起/維多利亞時代以降的壓抑氣氛/歇斯底里症是佛洛伊德核心的研究專科

第二章 夢的特殊性質
透過「夢」來了解自己/夢中折射的自己不會是高貴榮耀的一面/人應該回到經驗,應該處理經驗

第三章 「壓抑」的演化理由
來自達爾文的影響/文明來自性慾的壓抑/爸爸是幼兒眼中最大的敵人/和性慾有關的東西陸續被壓進地牢

第四章 人的黑暗面比光明面更值得探究
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黑暗面/夢裡出現的訊息都經過偽裝/以科學之名打破社會的禁忌與壓抑

第五章 夢在記憶這座倉庫中扮演的角色
人為什麼會遺忘,又為什麼記得?/男孩被閹割的焦慮/女性先天就被媽媽閹割了/戀母情結與唐璜情節/意識是條不停淌流進行著的「流」/夢一定是變形的

第六章 佛洛伊德對二十世紀以降的影響
夢中任何事只要和童年有關,都是重要的/本我與自我不斷辯證的主僕關係/用科學態度理解複雜多樣的個人/病人跟非病人之間的差別模糊了

第七章 佛洛伊德的養成背景
猶太人身分對佛洛伊德的影響/催眠做為精神醫學治療的工具/說話與自由聯想/夢是人被壓抑的願望的變形實現

第八章 重新認識自己內在的黑暗
佛洛伊德理論的擴散/將自己當作陌生人來看待/所謂的真愛只是替代品/為什麼你記不得自己做的夢?/佛洛伊德的解析建立在嚴密的因果關係上

第九章 《夢的解析》開發出來的敘事革命
尼采與佛洛伊德的特殊敘事風格/十九世紀小說的五大原則/「在森林裡迷路了要找路」的敘事風格/說的過程變成文學作品真正的核心

第十章 讓佛洛伊德成為陪伴者
戰爭是不是在集體層次的原慾解放?/對佛洛依德的批評來自於泛性論/戴上精神分析的眼鏡觀察世界/放掉挑剔,體會佛洛伊德可能帶來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