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橋. 2016.冬季號
橋. 2016.冬季號
上一张
橋. 2016.冬季號
下一张
prev next

橋. 2016.冬季號

作者: 徐秀慧,彭明偉,黃文倩,黃琪樁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0.00
市场价格: RM24.60
本店售价: RM21.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橋》第5期的專題為大陸新銳作家路內。照本刊體例,收錄路內簡介、路內自述以及其短篇小說代表作外,由金理評述其〈十七歲送姐姐出門〉,黃文倩評介他入選台灣《文訊》雜誌的「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的《花街往事》,引導讀者入門理解路內。

  在兩岸作品共讀的特輯中,此期推薦「城鄉之間」及「跨界書寫」的相關文本。透過兩岸評論家們閱讀鄭順聰《家工廠》、賴鈺婷《小地方》、梁鴻《神聖家族》、張楚《梵高的火柴》、孫惠芬《後上塘書》等作品,呈現兩岸城鄉發展主題的一些新進展。而推介尉任之《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及謝三泰《走拍台灣》,則是回應晚近多媒體時代的書寫轉型。此外,本期亦推薦大陸晚近的少數民族文學代表作《春香》,這一部改寫自韓國古典文學名著《春香傳》中的女性書寫,能讓我們參照反思今日女性的現代轉型問題。

  特稿整理與收錄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二○一六年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發言稿摘要,以及兩岸觀察人的逐字稿報告──大陸余亮的〈超越鄉愁〉及台灣洪崇德的〈重拾老派文青精神〉,期望一方面擴充兩岸文學與經典互涉、溫故知新的可能性,二方面促進青年學者與讀者們的主體變化與自我更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人間出版社

  兩岸當代文學評論刊物《橋》由五位學者發起,透過兩岸評論者共同閱讀、評論一部作品的方式,展現兩岸文學作品在作家關懷和寫作風格上的差異,也呈現兩岸評論者閱讀視點與評論方式的異同。本期推出大陸新銳作家「因為慈悲,所以懂得──管窺路內」專題,以及「兩岸作品共讀:城鄉之間與跨界書寫」特輯。
 


目錄

編輯札記
大陸新銳作家專題
因為慈悲,所以懂得──管窺路內
關於路內/路內
路內自述:義無反顧地走遠/路內
短篇小說選刊〈十七歲送姐姐出門〉/路內
十七歲的成長──讀路內〈十七歲送姐姐出門〉/金理
那些孤寡殘弱者的抵抗與救贖──讀路內《花街往事》/黃文倩
兩岸作品共讀:城鄉之間與跨界書寫
鄭順聰《家工廠》
尚未打破的「瓷套」──《家工廠》懷舊式的工廠寫作/高維宏
回望之眼及其所見──鄭順聰《家工廠》讀札/李德南
賴鈺婷《小地方》
過渡的中繼站──賴鈺婷《小地方》/劉依潔
優雅的駁詰──讀賴鈺婷《小地方》/艾翔
尉任之《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
提問與對話──讀尉任之《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曾志誠
「反潮流」的寫作──讀尉任之《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張屏瑾
謝三泰《走拍台灣》
不美之中見悲憫──注視《走拍台灣》/施依吾
主旋律、副旋律──謝三泰《走拍台灣》印象/趙依
梁鴻《神聖家族》
漂流在洪荒時代之外──讀梁鴻的《神聖家族》/李桂芳
文學與重力──梁鴻的《神聖家族》/張定浩
張楚《梵高的火柴》
成為更好的人?──讀張楚《梵高的火柴》/沈芳序
羅曼蒂克的縣城、底層與孤獨──論張楚的中短篇小說/李蔚超
金仁順《春香》
芳香、欲望建構的女性烏托邦──《春香》印象/林偉淑
「這個殺手不太冷」──金仁順小說論/關建華、張麗軍
孫惠芬《後上塘書》
「被城市化」的情欲與「被愛情化」的救贖──讀《後上塘書》/彭明偉
致力於人性啟蒙的鄉村敘事──讀《後上塘書》/張丛皞
歷史與現實:2016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
工作坊論文/發言稿摘要 /黃文倩
重拾老派文青精神──台灣觀察人報告 /洪崇德
超越鄉愁──大陸觀察人報告 /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