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臺灣工藝
臺灣工藝
上一张
臺灣工藝
下一张
prev next

臺灣工藝

作者: 顏水龍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6-12-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睽違65載 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 增修出土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在工業與科技的巨輪之下,在經歷了代工與模仿後,臺灣工藝漸漸走向設計與風格塑造之路,但到底我們的定位、特色、脈絡、優勢是什麼?

  西方有英國威廉.莫里斯發起的工藝美術運動,東亞則有日本柳宗悅倡議的民藝運動,臺灣呢?屬於我們自己的工藝美學脈絡何處尋?

  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言論集首次完整出土,或許能帶給我們完整的視野與啟發!
 
  「顏水龍一生為我們留下龐大的美術資產,珍貴的手工藝設計與寬闊宏觀的現代視野。他是臺灣美術史上非常特殊,甚至是反主流的一位藝術家。他的使命感兼具理想與實用主義,期許改善傳統,開拓臺灣的物質美與崇高的精神價值。」──顏娟英博士

  顏水龍的代表作《臺灣工藝》是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自1952年自費印製出版迄今已超過一甲子,原書早已絕版,但其歷史意義與觀念價值卻歷久彌新,尤其在今日手感復興的時代,更需要一個先驅典範,引領我們找尋屬於這塊土地的工藝美學。

  本書以原版《臺灣工藝》一書內容為主軸,並收錄前後六篇顏水龍發表於其他當代期刊的工藝文章,從多方角度重新打造經典:

  時間之書──全書依各篇發表的時間序為軸線,期使讀者循序認識顏水龍一生跨足日治與民國兩個時期的工藝軌跡,並希望透過其推動臺灣工藝的角度,回顧臺灣工藝的發展歷程,讓讀者了解臺灣生活工藝的精神所在,除此之外還可以藉由顏水龍對臺灣工藝所做的努力,激發現代從事工藝業者的熱情與力量,作為未來臺灣工藝向全球邁進的指標。

  時代之書──其中,1952年的《臺灣工藝》一書,是由顏水龍撰述、繪圖、設計、出版,明顯反映出1940年代臺灣造形運動之美學精神;新刊版之視覺風格,從內頁、封面、到裝幀,都以還原1940年代致力挖掘臺灣特色的美學精神出發,並鏈結工藝手感的表現,向這位臺灣工藝先行者致敬。

  手感之書(書中有書)──最特別的是,翻開新刊版〈臺灣工藝〉此篇,可見一本舊版的《臺灣工藝》小冊,將原書之序言、木刻畫作、廣告復刻置入。古今交雜,虛實交錯,新舊融合,以紙本為舞臺,展現書工藝的精緻與趣味,創造豐富的閱讀層次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水龍(1903~1997)


  臺南下營人,畫家、工藝教育家,被譽為「臺灣手工藝導師」、「臺灣工藝之父」。

  1929年自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研究科畢業,之後前往巴黎習畫,油畫作品曾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臺灣美術展覽會。因深感所學現代美術與大眾生活有所隔閡,1937年起,開始進行臺灣工藝產業調查,其身分逐漸由一名畫家轉換為工藝指導者。

  1951年,受聘省政府建設廳顧問,輔導各鄉鎮縣市舉辦手工藝講習班,並出版《臺灣工藝》(1952)一書,提供臺灣手工藝產業發展的建言。先後規劃成立南投工藝研究班、平地山胞手工業訓練班等,培訓出許多具設計意念的本土工藝技師,也為今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奠定良好基礎。六○年代,投入臺灣公共藝術的先驅工作,作品以臺北市中山北路劍潭公園100公尺長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馬賽克壁畫最為浩大。

  1971年受聘至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創立美術工藝科,直至81歲方從教職崗位退休。他一生創作長達76年,其生活工藝的前瞻理念,及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迄今仍深刻影響著臺灣現代工藝的發展。


目錄

〈出版序〉 重新打造經典,向臺灣工藝之父致敬/許耿修
〈前  言〉 天際明亮的光芒──臺灣手工藝的導師顏水龍/顏娟英
●臺灣「工藝產業」之必要性∣《臺灣公論》,1942.2
●工房圖譜-竹工藝、角工藝、染房、筆屋工房∣《民俗臺灣》  1943.4.5.6.9
●關於臺灣工藝產業∣《工藝ニユース》,1943.7
●引言/ 帽蓆/ 竹材工藝/ 蓪草紙及其他諸紙/ 金屬工藝/ 骨角、珊瑚、貝殼工藝/ 染織及刺繡工藝/ 籐、藺草、月桃等之編組工藝/ 木材工藝/ 漆工藝/ 窯藝(陶器及玻璃製品)/ 其他工藝(皮革、大理石等)/ 山地工藝/ 結言/ 附錄一:臺灣工藝品之貿易價值/ 附錄二:臺灣工藝指導所(假稱)設立案∣ 《臺灣工藝》,1952.9
●我與臺灣工藝─從事工藝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1978.2
●臺灣民藝∣《臺灣風物》,1978.9
●臺灣區的造形文化∣《歷史文物》,1997.12
 〈年表〉 顏水龍的工藝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