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上一张
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下一张
prev next

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作者: 李慧宜
出版社: 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 2016-12-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返歸家園,一個農村女兒對土地的深情問候
種田筆耕,一部全景式的台灣農村觀察

  水圳滋養沃土、種子破土張葉
  農家持著一股農氣、女力盡出
  採種育苗、引水娑草、禾埕曬榖、釀漬手作
  這些動人的風景,守著的人才知道⋯⋯

  作者是嫁入美濃農村的「新來嫂」
  她寫下24篇生動的鄉野光景
  島嶼世代累積的「農村學」智慧
  以及我們對土地與未來的深情提問

  李慧宜,當了十六年公共電視記者,現為自由記者,一生以跑新聞為志業,經常在路上趕赴環境生態與農業議題的第一現場。
   
  曾經,她小時候的願望是離開出生的北部鄉下、在都市安家立命,卻在三十多歲時選擇嫁入農村。生下兩個幼兒也協助婆家操持農事,她一手拿鋤一手持筆,寫下農家日常,亦刻畫台灣農村近二十年的變化光景。
   
  她種田與筆耕的田野地——美濃,是最典型的農村小鎮,也是一扇看見台灣真實農業農村的窗口。她睜大眼睛好奇張望,彷彿世界重生。她看見水圳滋養沃土、種子破土張葉,農家持著一鼓農氣、女力盡出;她領受「伯公」與樹神庇護鄉人、老夥房八音繚繞、禾埕飄出日曬香氣、土生土長的節氣好食⋯⋯
   
  作者帶著我們「跈水圳」,沿著水路走入南島的生產地景:

  • 立春:圳水入田,田中水光粼粼,新秧種在朵朵浮雲上;戴笠揮汗的農村女性撐起半邊天,開成一片片「笠嬤花」。

  • 暑夏:初颱來襲,搶收不及的稻穀倒伏成了「停格的稻浪」;二期稻作休耕,歐吉桑閒來「肖粉鳥」搏輸贏。

  • 霜降:畸零田間上演寸土寸金的「菜園大發生」;家家總動員,準備搶種「秋冬裡作」。

  • 臨冬:「土中生白玉」皮薄肉嫩的白玉小蘿蔔獨領風騷,是城市孩子歡鬧採收的農村初體驗,也是農家蓄積下一年能量的新開始⋯⋯

  這些動人的鄉野光景,傳遞島嶼世代累積的「農村學」智慧,守著的人才知道。而她必須寫下來,送給以後以後的農村兒女們。

  當鏡頭從美濃拉開,作者帶著我們走入更多的台灣鄉野與小地方現場。
   
  與她一起回訪歷史,那是台灣八〇年代以來「重商輕農」的主旋律,與加入WTO二十年後一波又一波的離農浪潮——
   
  我們驚見無聲海嘯席捲各地農村,從來沒有緩下腳步。而今,全面水泥化的水圳田埂、灑遍農藥化肥除草劑的土地、農作價格崩盤年年輪替上演、桃竹雲嘉南工廠廢水毫不留情排入灌溉河圳;獨居三合院的老人和困守祖田的老農、離農棄土與返不了鄉的青壯年;怪手山貓濫墾肆虐的山坡地、土地徵收家園不再的悲歌、農地炒作下綠野平疇矗立一幢幢別墅農舍⋯⋯
   
  她記寫農家與現實拼搏的日常、農村經濟的結構變遷,輔以文資史料,刻畫老農身土不二、無田不富的信念,與這一代被迫離農、主動從農、青年農民⋯⋯等各自經歷的轉型陣痛、價值重構和情感沉澱。
   
  透過生動的田野文字和圖景,《農村,你好嗎?》全景式地呈現了美濃客庄與台灣農村的變遷軌跡,亦是我們這一世代對土地與未來的深情提問。

【暖心推薦】(依姓氏筆劃序)

  于立平 公視《我們的島》製作人
  吳晟 詩人、作家
  汪文豪 《豐年社》《鄉間小路》社長
  柯金源 資深紀錄片導演、製作人
  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
  彭瑞祥 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劉克襄 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慧宜


  新竹竹東人,現定居高雄美濃。

  現為自由記者與農民。曾任公共電視記者、勁報記者、民眾日報記者、獨立樂團藝術行政、國會助理、人權工作者、工研院計畫管理、小學代課老師、雜誌業務、泡沫紅茶攤老闆。大學聯考填志願,只填政治系與法律系,對人類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一直保持高度興趣。三十歲之間,換了十一個工作、搬過九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十年報導主題以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為主。

  *作品獲獎與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入圍)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入圍)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入圍)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目錄

【作者序】農村,你好嗎?

春,不只是開始
•立春  無田不成富
•雨水  跈水圳歸
•驚蟄  笠嬤花
•春分  成長痛
•清明  豪宅瘋欉
•穀雨  樹命

熱情的轉場屬於夏
•立夏  鳥非不絕
•小滿  阿勃勒悄悄話
•芒種  停格的稻浪
•夏至  家園感
•小暑  童年的保存期限
•大暑  岸壁の母

秋,蠢蠢欲動
•立秋  農民的朱博士
•處暑  菸葉將綠
•白露  歐吉肖粉鳥
•秋分  返生
•寒露  關於草的愛恨情仇
•霜降  露天的超級市場

冬天怎麼這麼忙
•立冬  白玉蘿蔔
•小雪  跟昨天說謝謝
•大雪  大薪臼
•冬至  PM2.5至
•小寒  南京東路的女孩
•大寒  又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