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陰屍路的黑暗療癒:團體壓力‧道德兩難‧生存競爭……24位心理學專家剖析令人又痛又撫慰的人性掙扎命題
陰屍路的黑暗療癒:團體壓力‧道德兩難‧生存競爭……24位心理學專家剖析令人又痛又撫慰的人性掙扎命題
上一张
陰屍路的黑暗療癒:團體壓力‧道德兩難‧生存競爭……24位心理學專家剖析令人又痛又撫慰的人性掙扎命題
下一张
prev next

陰屍路的黑暗療癒:團體壓力‧道德兩難‧生存競爭……24位心理學專家剖析令人又痛又撫慰的人性掙扎命題

作者: 崔維斯.蘭里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6-10-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8.50
本店售价: RM51.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全球超過3,700萬粉絲同聲熱議的當紅影集,背後原來大有玄機!
第一本以心理.醫學.哲學角度,分析熱門活屍影集中的豐富人性教材。
團體認同.英雄主義.病態人格.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24位心理學家輪番接力,剖析19個深入人性心理的黑暗救贖議題。

  2010年10月,影史上第一部以「活屍末日」為背景的電視劇上映,同時在120個國家播放。這部系列影集從主角們面臨劇變、承受壓力並做出艱困選擇,進而展現出各種愛恨、忠誠、背叛、勇敢的表現,不僅讓觀眾感到道德上的矛盾衝擊,反問自己會如何抉擇之外,也意外地提供了短暫逃離現實生活的出口,在發掘自己對劇中人物感到認同之時,也重新找到人生種種事物之於己身的真正意義;每一集宛如一場45分鐘的公路旅行,帶著我們重新找到自己,在乍看黑暗陰森的殘酷劇情中得到療癒。

  ◎本書收錄24位心理學與臨床專家,從各種角度剖析解答《陰屍路》引起粉絲們狂熱追隨的誘因;為什麼看見殘酷的人性、血肉橫飛的砍殺暴力,可以帶來紓壓的療癒感?

  【暴力與無秩序,帶來宣洩後的滿足和情感淨化】
  人類的本能是弱肉強食,渴望單純的以暴制暴。當賴以維持文明社會秩序的法治、科技和制度崩壞,人人掙扎求生,不約而同拋棄了過往象徵理性公平的框架,只要感到生命被威脅(遭遇活屍、圖謀不軌者),無須再退讓忍耐,直接殺戮並毀滅。當劇中人物扣下扳機、揮舞球棒或武士刀、射出箭矢,我們也將現實中對特定人事物的不滿投射在這些暴力破壞的舉止中,得到宣洩後的滿足。

  【亞瑟王般的英雄故事,歷久不衰的希望救贖】
  戴瑞成為最受歡迎的角色並非偶然,他從一開始的局外人、野蠻大老粗,隨著團隊經歷後轉變為軍師、無私付出的不可或缺角色。這段經歷與人類潛意識中被認可的英雄原型和冒險之旅架構相同,人人都渴望有一天能脫離單調的人生、通過考驗並獲得不凡成就。戴瑞的故事讓觀眾對自己懷抱希望,期許未來的無限可能。

  【去除科技和高度文明後,發現人對情感和群體關係的渴望】
  我們從《陰屍路》血腥又暴力的劇情中,對角色感到強烈的認同,因此更能感受到劇中人與人之間深刻的情感交流;當「求生」成為活屍末日中的首要需求,角色群們緊密的聯繫,互相表現出的愛、關懷與支持,正是在面臨高壓的劇情中所需要的,也是每一個同樣面臨生存壓力的現代人所需要的。透過對角色經歷的自我投射,除了對其中殘酷的境遇感同身受外,也同步感受到了被關懷與支持的溫暖與愛。

  ◎《陰屍路》不只是部噁心又黑暗的影集,更是豐富的心理學與人性教材。專家還為我們解答了以下的問題:

  .明知該先下手為強,為什麼有人可以果斷殺害他人、有些人卻無法下手?
  .團隊中大多數成員都覺得領導者人格/性格有問題,為何沒人起身反抗?
  .為什麼瑪姬在妹妹貝絲失蹤時隻字不提、但看到她的屍體時又崩潰大哭?
  .「用餐前先擺好碗盤」,這個簡單舉動對劇中人物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哪一種人比較可怕?把你當食物?緊要關頭時推你去死?要你用自由換安全?
  .為什麼角色們常常前一秒精明果斷、下一秒又表現得無比鄉愿或自私?

本書特色

  .收錄七組反派角色個案剖析,完整論述病態人格和反社會性格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養成。
  .從心理學角度論述評析角色與劇情,解答觀眾從上帝視角無法接納的錯誤決策和難解行動。
  .以角色經歷闡述創傷症候群和自我防衛機制,如何同時發揮保護與毀滅的極端效果。
  .經典活屍電影《活死人之夜》編劇約翰.羅素專文導讀,一探活屍題材歷久不衰的觀影心理。

名人推薦

  ※《反派的力量》暢銷書作者、資深影評人 馬欣 盛讚好評
  ※ 暢銷作家、《陰屍路》頭號影迷 螺螄拜恩 專文推薦
  影評人、心測專家   佛洛阿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崔維斯•蘭里 Travis Langley


  阿卡德爾菲亞大學(Henderso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著有《權力遊戲心理學》(Game of Thrones Psychology: The Mind is Dark and Full of Terrors)、《蝙蝠俠心理學》(Batman and Psychology: A Dark and Stormy Knight)等書,擅長以心理學剖析流行影視的內容,引導出故事劇情下的深刻人性。他經常在心理學會議和愛好者大會上發表關於英雄主義和流行文化的演說,如聖地牙哥漫畫大會、紐約漫畫大會和漫畫藝術大會,並為PsychologyToday.com 網站撰寫專欄「超越英雄與壞蛋」(Beyond Heroes and Villains),廣受讀者歡迎。

譯者簡介

姚怡平


  台灣苗栗縣人,政大英語系畢業,蒙特瑞國際研究院筆譯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主要從事書籍翻譯與軟體在地化,譯作已達十餘本。如果說書籍翻譯有如剷雪,軟體在地化就有如拔蘿蔔。有時剷雪有時拔蘿蔔,兩種勞動方式替換著做,日子比較有意思。譯有《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上帝的左手》、《托斯卡尼日記》等書。
 


目錄

【誌謝】大腦!                                            
【前言】為什麼他們不會死?──約翰•羅素(《活死人之夜》共同編劇)            
【簡介】死蔭恐怖谷──崔維斯•蘭里                                

【PART1 甦醒】            
1. 我如何學會不再擔心,轉而喜愛喪屍末日──法蘭克•卡斯基爾                
2. 陰屍路的撩人鄉愁──史蒂芬•C•施洛茲曼                            
3. 一窺行屍腦部:以神經生物學解釋行屍機能失調症──E•保羅•澤爾與史蒂芬妮•諾曼    
4. 末日後的陽剛敘事──艾倫•奇斯勒與比利•桑•胡安                        
個案剖析(1):夏恩•沃許──崔維斯•蘭里                            

【PART2 反應】            
5. 驚嚇與畏懼:恐懼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戴夫•維赫根                    
6. 在活屍橫行的荒野逕行殺戮之心理歷程與代價──柯特•J•布朗特            
7. 亞特蘭大城在喪屍末日下的多樣化與優勢──約書亞•卡多那與羅菈•泰勒        
8. 誰需要靠不住的醫生?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珍妮佛•高貝克                
個案剖析(2):湯瑪斯•理查茲──崔維斯•蘭里

【PART3 死亡】            
9. 行屍或咬人屍?墳場新世界的團體認同──凱瑟琳•朗斯蘭                    
10. 末日壓力:世界末日的壓力成因與後果──威廉•布雷克•艾瑞克森與約翰•布蘭查    
11. 你要顧慮的其實是人類:反社會人格者的形成──馬丁•洛伊德            
12. 卡爾•格萊姆斯以及受到忽視的少年──派翠克•歐康諾                        
個案剖析(3):總督──強納森•哈特利與崔維斯•蘭里                    
個案剖析(4):葛瑞斯──崔維斯•蘭里                                

【PART4 行路】            
13.「死的應該是我」:陰屍路的倖存者罪惡感──瑪拉•伍德                    
14. 行路者的創傷──珍妮娜•史考利                            
15. 性愛、死神、各種防衛機制:從佛洛伊德的角度看活屍地帶──崔維斯•蘭里
16.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職責」:你腦袋裡的角色、體制、生存團體──亞當•戴維斯    
個案剖析(5):占領團──強納森•哈特利        

【PART5 存活】            
17. 你會怎麼做?在悲慘的遭遇中尋求意義:存在心理學簡介──唐娜•克利薩    
18. 鄉巴佬變英雄:戴瑞•迪克森的轉變──史蒂芬•昆尼亞與梅根•布林克         
19. 在喪屍末日中尋求個人存在的目的──克萊•勞特利奇                    
個案剖析(6):尼根──崔維斯•蘭里                                
個案剖析(7):低語者──崔維斯•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