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职场工作术 > 鬼谷子商學院
鬼谷子商學院
上一张
鬼谷子商學院
下一张
prev next

鬼谷子商學院

作者: 孫瑞
出版社: 易富文化
出版日期: 2005-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49.00
市场价格: RM22.90
本店售价: RM20.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一部最受爭議的智慧禁果 一本商務談判的MBA教材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頂級詐術 把對手除之而後快的商戰實擬

在獨尊儒術的中國,其他諸子百家的言論往往被視為邪說,尤其是縱橫家鬼谷子的言論更是備受爭議,因此幾千年來從未受到重視,直到今日才又重新被提出來討論,其中所蘊藏的智慧在現今商場中更顯可貴。

■鬼谷子的「計謀」是:揣摩對方實情之後,施以威脅;攪亂對方之後,再加以迷惑。日本新力出奇制勝使產品行銷美國的計謀,和鬼谷子正是如出一轍。
鬼谷子是中國談判的始祖,戰國時代著名的說客如蘇秦、張儀,著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等,都出自其門下;而今日鬼谷子更廣泛地在商場上被討論,其核心概念亦被實際運用於商場中。

■鬼谷子的鉤箝術是一種遊說辭令,先威脅利誘,再反覆試探;或先反覆試探,再一舉摧毀。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在破產邊緣時就是運用此談判手法而扭轉命運。
現今中外各大企業,無不重視商務談判的技巧和出奇制勝的行銷手法,而這些概念在古代的中國就已經被深入地探討研究,《鬼谷子商學院》結合了當代各國企業的經營實例,和鬼谷子兩千多年前的論述相印證,讓讀者對於這部經典更能心領神會。

■可以做,就自己去做;如果不能做,就讓別人去做,聖人的大道,都是屬「陰」,都是隱而不露。香港富豪李嘉誠不動聲色賺了近六百萬港幣,就是靠鬼谷子的「聖人之制道」。
在獨尊儒術的中國,縱橫家的言論向來被視為洪水猛獸,然而其對人心的探討卻是極為鞭辟入裡,尤其是在今日講求「結果」而非「過程」的商戰中,更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鬼谷子還說:想要除掉的人,可以放縱他,讓他犯過,然後抓住機會除掉他。又說:在對方最恐懼的時候,前去加深他的厭惡感,使其極度不安。其為求成功而不擇手段的「詐術」,歷時千年而不衰,甚至在今日商場更顯真知灼見。

作者簡介

■孫瑞
  擅長活用文史典例於企業管理,曾任職於外商公司,投入金融理財領域達十年以上。經常受邀演講,在各大學傳授管理經驗。專精於商務談判,常受邀擔任商務談判課程之講師,目前在香港從事創投業。
  《鬼谷子商學院》一書是其談論商務談判、社交應對與領導管理的代表作。


目錄

■孫瑞 序

一、社交縱橫篇:收放術
在人際的互動中,依對方言行舉止所傳達的訊息,窺探其心中的想法,挑動其最深沈的欲望,將使社交手腕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01一次只做一件事
心神如果能專一,欲望就不會多;欲望不多,意志就不會衰弱;意志不衰弱,那麼思想就會暢達。
02柔和言詞的威力
如果說人與人意氣不相投,就算施予恩惠,也無法承受彼此的好意而更加親近。
03挑動對方的情緒
揣摩實情的做法,就是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前去激發他的慾望,使其極度膨脹。
04察言觀色的玄機
心中的欲求往往形之於外部神態,因此要不時地察言觀色,就能知道人心靈深處最隱晦的欲望。
05培養好的精氣神
要使心靈思想通達,就必須內養「五氣」,即神、魂、魄、精、志,五氣滋養而使精神舍存。

二、商務談判篇:鉤言術
在談判中,與其滔滔不絕地說,不如技巧性地引對方說話,讓對方處於被動的地位。同時,學習聽話的藝術,聽出對方話中的玄機,從而達到以靜制動的效果。

01逆向操作說反話
古代善於從反面聽別人言論的人,說話技巧猶如鬼神般變化莫測,從而刺探到實情。
02以靜制動的手段
別人說話,是動態的;自己緘默,是靜態的。
03清楚與含糊的分際
對那些表面上親善而內心疏遠的人,要從內心入手去遊說他;對於那些內心親善而表面上疏遠的人,要從表面上入手去遊說他。
04旁觀者清的優勢
距離近卻看不見,是由於習而不察對方虛實的緣故;距離遠卻能知道,那是因為經常來往、互相體察的緣故。
05分散對方注意力
分散了對方的氣勢,就等於支配了對方的精神,實行時必須找到可以切入的弱點。
06聽懂對方的話中話
遊說人主的謀士,必須會揣摩人主的心理。不論策劃、謀略還是探察人的欲求,都必須先「揣情」。
07搶先掌握主控權
控制別人的人,手中握權;被人控制的人,則是命運受人擺佈的人。
08步步為營的進攻
強者是由弱小的力量不斷積累而變成強大的;強直的形式是由許多微小的曲線而積成的。
09談判的高調與低調
開放與閉藏是萬物變化的規律,也是遊說活動的一種表現型態,因此進行遊說時,必須詳細地觀察對方一切變化。

三、職場處世篇:進策術
要讓上司採納自己意見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上司心中的想法。然後才是擬定適當而詳盡的計策,並考量一切得失後果;最後是運用變化莫測的說話技巧,讓上司嘆服。

01與上司心意相通
與君主距離很遠卻受親近的人,是因為能與君主心意暗合;其主張與決策者相合,正等他參加決斷大事。
02建議被採納的技巧
遊說的人一定要暗地裡揣度好對策,謀劃事情時要按照規律。要暗中思慮計謀的可行性,而且要明白指出得失後果。
03以下對上的談話
就智者而言,重要的是要不亂不虛,聽話善辯真偽,聰穎則善斷是非,出言要變化莫測。
04團隊合作的效用
要想與人合作,就要在內部努力;治理百姓則要使他們從事生產事業,這就叫做內部安定,團結一致。
05隱而不露的智慧
聖人處世之道稱為「陰」,即謀略時隱而不露;愚人處世之道稱為「陽」,即謀略時大肆張揚。

四、危機公關篇:禁漏術在危機出現前,就先預見危機;危機出現時,就展現非凡的意志力和應變力;在沒有危機時,則養成隨時備戰的應戰力。

01見微知著的領導力
有些事在一定情況下很合乎現實,有些事會有成有敗,都會有些很微妙的變化,不可不加以細察。
02防患未然的洞察力
當裂痕剛出現時,常有預兆,這時就應該設法加以對付堵塞,使其變小,使其不再擴展,使其消失,並從而有所獲。
03堅定安詳的意志力
意志、思慮穩定,則心境安詳,心境安詳則所做所為就不會有多大差錯,而精神愉快就容易使神思集中。
04危機處理的應變力
當事情出現危機的徵兆時,聖人是知道的,而且只有聖人才能明白這個徵兆用處。
05危機方案的規劃力
當聖人看見裂痕之後,就要採取相應的手段去對付這種局面。聖人認為,國家能夠治理,就要對反叛者加以抵抗消滅。
06有備無患的應戰力
對一個人來說,凡事籌畫計策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必須查明事情的原委,以探得實情。

五、行銷開拓篇:探意術
行銷的手法變幻莫測,依產品的屬性、消費者的特質、廣告宣傳的方式等差異,再因時因地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行銷策略。永遠沒有一個策略能適用於所有的案例。

01借勢造勢的宣傳
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把握好時機,有成績也不停止,天長日久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取得最後成功。
02投其所好的箝制
先用「飛」的方法誘出對方愛好之所在,最後再用「箝」的方法控制住對方。
03投餌必得魚的策略
古代善於「摩」的人,就像拿著釣竿到水潭邊上去釣魚一樣。只要把帶著餌食的鉤投入水中,就一定可以釣到魚。
04收服人心以成大事
要讓大家知道有才學的人在你這裡能得到賞識,那麼人才就會真心誠意地歸附於你。
05欲擒故縱的推銷術
想要除掉的人,就要故意放縱他,任其胡為,待其留下把柄時,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06企業的自我評估
估量自我聰明才智,度量自身的優劣長短,分析在遠近範圍內還比不上誰。這樣就可以前進,可以後退;可以合縱,可以連橫了。
07瞭解對手的一切
在沒有看清對方之前就去遊說的人,必定會事與願違;在不掌握實情的時候就去遊說,必定不會有好結果。
08抓住死穴的致勝法
測算萬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通曉人類思維的規律,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控制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09出奇制勝的法則
正規策略不如奇策,奇策實行起來可以無往不利。所以向人主進行遊說時,必須與他談論奇策;向人臣進行遊說時,必須與他談論私情。
10善用自身的優勢
一個聰明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用愚者的長處;不用自己的笨處而用愚人的擅長,這樣就使自己永遠不會陷於窘迫。

六、領導決策篇:決斷術
一個成功的決策來自於充足而有效的情報、決策者的眼光,以及眾人專業的意見,一個成功的領導則取決於領導者的特質,與科學制度的建立。

01聯合還是對抗?
大凡聯合與對抗的行動,都有相應合宜的計策。變化和轉移就像鐵環一樣連鎖而無中斷。
02名實相符的決策
適當的名稱產生於客觀事實,而客觀事實產生於道理,道理產生於決定事物的法則,法則產生於天地之間的智慧,智慧產生於萬物之協調。
03及時有效的情報
古時候,善於治理天下的人,必然會審慎地掌握國家的發展趨勢,揣度各諸侯國的具體情形。
04聽見下屬的聲音
如果天下人的意見都集中到君主的眼裡、耳裡、心裡,那麼君主就可明察一切,無可阻塞了。
05慧眼獨具的膽識
「無為」之智要運用在眾人所不知,眾人所不能見之處。如果在施用智謀之後發現了可行的跡象,就要見機行事。
06傑出的領導特質
如果能做到安詳、從容、正直、沉穩,既會懷柔又能節制,願意給予並與世無爭,這樣就可以心平氣和地面對天下紛爭。
07科學制度的建立
有了方法才能遊說決策者,使之前進,進而不通,再退一步,進退之中形成制度;以此制度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08企業的「因材施教」
仁德的人不看重財貨,不可以用物質引誘他們。勇敢的人不能用危難去嚇唬他們。智慧的人不可以假裝誠信去欺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