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文化研究 >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增訂版)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增訂版)
上一张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增訂版)
下一张
prev next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增訂版)

作者: 周永新
出版社: 中華
出版日期: 2016-02-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1.50
本店售价: RM54.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們得承認,過去六十多年來,港人的身份不時改變,不只一次,是多次的改變,連帶他們對事物的價值觀也不斷改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六十多年來,港人的價值判斷就這樣前後出現差異:往日是尊卑有序,今天講的是平等、自由。或許有人慨嘆:今不如古、世風日下,但改變了的身份和觀念是無法挽回的,我們就算不能欣然接受,也必須明白箇中變化的原因。」


─周永新

  香港社會的種種演變,原來離不開香港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

  這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對香港社會的長期體察和研究心得。

  近七十年來,香港人的身份不時在改變,從開埠最初的難民身份,到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市民身份,到九七後至今的中國公民身份,一次又一次的身份改變,使香港人對人對事的價值觀也在不斷改變,從而亦影響了整個社會的人事變遷。無論我們如何看自己,作為這個城市的市民、居住在這裏的香港居民、擁有中國公民身份的香港人,我們都會對自己的身份有不同的體會,也會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觀念。

  今天港人身份上的迷失,不再有共同的生活追求目標,社會就顯得煩躁不安,個人也常感到困惑和無奈。為什麼這樣?本書所述事實,可為你提供答案。

  此增訂版加上了一篇「全書簡要」,把本書要旨扼要簡述,有助讀者掌握本書要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1991年起,出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至2013年中退休。

  周教授的研究範圍包括貧窮、社會保障、老人照顧、家庭政策。著作主要討論香港的福利政策,亦經常在報刋發表文章評論時事。周教授參與的公職有多項,涉及福利、青年、人口、醫療和房屋等措施的規劃。


目錄

增訂版序
引言

第一階段  1945-1984
第1章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從大陸難民到香港市民

  回歸典禮驚覺身份轉變
  戰後香港是難民收容所
  港人的中國人身份
  書本上和現實中的中國
  發現漂流來港屍體的震撼
  香港人不再是難民,是香港市民
  1966年騷亂報告改變港人的身份認同
  政府營造「香港市民」的身份認同
  政府搞活動灌輸市民身份意識
  香港市民身份的確立

第2章  香港人的價值觀:從生活至上到靈活走位
  大陸難民和香港居民
  大陸難民的根不在香港
  難民怕與官府有接觸
  大陸難民對政治有恐懼感
  文革遺留下來的陰影
  難民一切都是為求生活
  港人講求實際效益
  難民需要家人的幫助
  「現實」和慷慨可以並存
  戰後新一代的意識和價值觀
  沒有公民意識,也不信任改府
  不信任政府,但希望政府有改進
  個人主義抬頭
  港人對婚姻和家庭的重視不斷減退
  港人對法治的觀念
  逼出來的守法精神

第二階段  1984-2015
第3章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從香港市民到中國公民

  七十年代是香港的黃金時代
  繁榮背後的社會代價
  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逐漸形成
  金耀基教授的「行政吸納政治」
  港人有自由,卻沒有民主
  香港居民擁有的居留權
  市民身份的認同是一種感受
  抗拒家庭團聚不人道
  居民身份是法理定義
  《基本法》與香港居民的權利
  港人政治意識出現「大躍進」
  港人對現代中國的認識
  感動與悲哀:認識中國的親身體驗
  港人對現代中國的感受
  願意為中國同胞做點事的港人
  「六四」對港人身份認同的影響
  對港人中國公民身份的體會
  回歸後港人中國公民身份的改變

第4章  香港人的價值觀:從個人權利到「核心價值」
  八十年代青少年的價值觀
  七、八十年代「無根的一代」
  不知如何教導青少年認識國家
  回歸帶來港人價值觀念的轉變
  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成為港人的主流價值
  權利和自由緊扣在一起
  民主成為爭取公平、公正、公開的途徑
  港人欠缺法治的精神和文化
  回歸後港人的自由和權利
  「河水不犯井水」可以嗎?
  「核心價值」以外的價值
  「核心價值」出現異化
  保育與儉樸生活的追求
  保育上升至公平和公義的層面
  非物質價值的追求與「地產霸權」

附錄  我在禁閉營看到的越南難民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