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中華民國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中華民國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上一张
中華民國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下一张
prev next

中華民國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作者: 郝充仁
出版社: 今周刊
出版日期: 2015-12-1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如果把中華民國政府當成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來看,你會被它的財報嚇死!
  拖垮這家「公司」的,就是「年金制度」。
  本書是一記敲醒台灣人民的警鐘!認清過去累積的錯誤,才能拯救下一代!

 
  你知道嗎?台灣的每個孩子一出生就背負450萬的債務!
  你知道嗎?台灣年稅收不到2兆,但目前光軍公教退輔基金與勞保的潛藏負債就有18兆!
  而且!軍人退輔制度將在2019年破產,
  接著2027年勞工保險破產,
  2028年教育人員退撫制度破產,
  2030年公務人員撫制度破產,
  之後我們將再也領不到任何退休金!!!
 
  這18兆的潛藏負債是我們的歷史共業,也是我們債留子孫的根源。
 
  按照現有制度,未來將會產生18兆元的潛藏負債。
  究竟是什麼讓全台灣陷入破產危機?
  一個「付出多少,獲得多少」的年金制度為何會拖垮財政,甚至導致國家破產?
  年金制度究竟發生什麼事情?
  為什麼充滿朝氣的年輕世代,會對未來感到恐慌不已?
  為什麼退休後的老年人,會擔憂無法安養天年?
  年金制度,到底保障了誰?!
  最後,我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希臘?!
 
  本書指出一個驚人的事實:國家破產竟然是制度問題——年金制度的錯誤與落伍,是導致國家破產的根本原因。從台灣各項年金制度中,我們看到萬年不變的錯誤制度、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一步步拖垮台灣的財政。

  去幾年,社會不斷傳出年金制度需要改革的聲浪,但輿論發展到最後,往往淪於職業不平與世代不公的辯論,造成勞工與軍公教人員的對立,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
 
  所有人都聚焦在制度不合理的層面,卻忽略了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與脈絡,本書將透過不同角度,帶領讀者從一九四九年回顧至今,認識政府制訂退休金制度的背後原因。

  唯有從歷史出發,才能真正理解退休金制度為何會從原本的立意良善,演變成今天有如埋藏在人體內的惡瘤,為國家帶來18兆的潛藏負債,埋下日後財務破產的危機。

  本書不流於表面的問題描述與應對策略,更強調制度的歷史脈絡與內涵,進一步探究「為何會如此?」同時提出除了國家的力量之外,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書中透過許多故事,揭開年金制度的歷史意義與矛盾之處,看完你將了解
  ※台灣年金制度現有的問題
  ※年金制度可能的解法
  ※我們能如何自救?

名人推薦

  中華財政學會理事長 朱澤民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周吳添
  《今周刊》社長 梁永煌
  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葉大華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教授 詹火生
  393公民平台發起人 蔡致中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薛承泰
  新光金控風控長 儲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郝充仁


  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精算學會副會員,臺銀人壽獨立董事,國民年金監理委員,勞工保險監理委員,私校退撫會監理委員。他具備嚴謹的數字邏輯訓練,能在複雜的退休金制度裡,找出不合理的荒謬之處,以理性思索年金改革之道。

  同時擁有溫柔善良的內心,透徹台灣歷史一路走來的脈絡,深入剖析年金制度的來由,並進而理解軍公教與勞工之間的不滿與衝突。

  一本書,也許就能改變台灣的未來,挽救年金破產的命運。

  郝充仁試圖用感性思維化解彼此不同,尋求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方法,以期年金制度能朝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


目錄

前言 十年都還不起的潛藏負債

第一章   一切得從人口結構說起
年金制度之所以會走向破產,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特殊的人口結構,它始於1949年的大逃亡潮,和接之而來的軍公教高福利制度,及其後的戰後嬰兒潮退休來臨之際,並未相應調整,而產生天文數字的潛藏負債。
1老人家的存活機率
2一九四九年大逃亡
3人口爆炸的戰後嬰兒潮
4經濟起飛改變家庭結構
5我們的孩子變少了
6憑什麼把債務都留給下一代?
7台灣老人愈來愈多了
8年輕人的怒吼
9希臘悲劇在台灣上演
 
第二章   設計不良的年金制度
所有的人都在問,年金這十八兆的潛藏負債到底怎麼來的?原來先天不良的年金制度是罪魁禍首。這個議題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來說明,就軍公教來說,早期薪資低,政府為了激勵他們的士氣,提出優厚的退休金制度,但在軍公教調薪後,仍維持高福利制度,而產生鉅額虧損。此外,勞工保險在民主化過程中,政客的不斷加碼,成了高齡化社會的不可承受之重。
1傲視全球的所得替代率
2惡名昭彰十八%
3吃垮台灣的軍公教退撫
4全球稱羨的勞工保險
5吃不飽的勞工退休金
 
第三章   全面改革年金制度
台灣年金制度並非沒有未來,也非無可救藥。端賴我們給予其他世代多一點包容與體諒,只要大家齊手同心,一同解決問題,必能讓這個制度永續經營。要解決年金的問題,得從兩個方向來努力,首先重新檢視現有的制度,依據人口結構的改變,對所繳納的保費與給付的總額,做相對應的調整。政府也要改變財政制度,提供其他財政來源,以保證基礎年金的永續經營。此外對領取給付的受益人而言,也應依據合理的所得替代率,做出合理的調整。
1全面整合基礎年金
2不再負債的職業退休金
3開闢退休金財源
4改革需要緩著陸
 
第四章 多替自己準備退休金
為了老年生活,多替自己準備退休金是必要的。從前面的討論可以發現,不論是現在領退休給付的人,或是正在繳保費,而未來要領退休給付的人,以後從退休制度中得到的金額,只會愈來愈少。為了獲得有尊嚴的退休生活,提早做退休規劃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對目前仍在工作的人來說,提高退休提撥,尋找合適的金融工具,達成合理的投資報酬,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功課。對於已經退休的人而言,如何利用現有資產,做更進一步的活化,提升退休品質,更是必要了解的課題。未來類似以房養老的工具,對退休族群的功效,一定會越來越大。
1我們必須學會投資理財
2開創自己的年金
3活到老做到老
 
結語─給孩子活下去的希望
附錄
1關鍵問答
2關鍵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