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教养 > 生活教养 > 當下的教養:找回你的自我覺察,就能教養健康小孩
當下的教養:找回你的自我覺察,就能教養健康小孩
上一张
當下的教養:找回你的自我覺察,就能教養健康小孩
下一张
prev next

當下的教養:找回你的自我覺察,就能教養健康小孩

作者: 蘇珊.史帝佛曼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5-11-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心靈經典《當下的力量》教養實踐版,
《一個新世界》作者 艾克哈特・托勒,2015年自創叢書品牌首選主打書!

  這或許是為人父母者最難面對的真相:
  孩子的問題,十之八九都是你自己未解課題的反映。


  歡迎進入覺醒父母的教養新世界!
  找回你的自我覺察,進而跳脫心智制約,
  孩子就會活出他的最好版本。

  ★Amazon讀者評價五顆星最高肯定!一本超越「方法論」格局,直探親職核心本質的書終於誕生!
  ★「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創作歌手艾拉妮絲・莫莉塞特,盛情推薦!
  ★內容扎實,著重日常應用:實際案例解說+Q&A+56個練習。包括:13個培養孩子正念、覺知、自覺的練習,5個處理孩子強烈情緒的練習,6個幫助孩子深層放鬆的練習,9個讓家人間更親密的練習,10個顯化幸福美滿人生的練習,13個父母自我成長的練習。

  數位時代的父母,愈來愈難安住在「當下」,
  但孩子憑著本能,就知道跟你之間缺少了根本的連結。
  你不曾「全然的在」,總是迷失在自己的頭腦裡⋯⋯

  孩子多麼希望,你能看見並接納「當下的他(她)」,
  不去譴責「過去的他(她)」,也不去期待「未來的他(她)」。

  當下,是你能與孩子相遇的唯一時刻!

  請放下手機、電腦、處理不完的公事和待辦事項⋯⋯
  就這一刻,心無旁騖,和你的孩子在一起。
  用「活在當下」的方式,建立你們超越語言的深層連結!

  ●自我覺察:4種類型的父母,你是哪一種?

  1.被動型:習慣壓抑自己的感受、裝沒事;害怕惹惱孩子,容易向孩子的要求低頭,或拚命想得到孩子的喜愛。
  【代價】:孩子永遠不知道你真實的想法、感受,侵犯了你的界線都不自知。

  2.咄咄逼人型:習慣以威脅、恫嚇的方式管教小孩,強迫孩子屈服於自己的安排。
  【代價】:孩子從此不會跟你親密,因為在你面前表露情緒並不安全。

  3.被動攻擊型:習慣利用羞恥感和罪惡感來控制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必須為父母的需求和快樂負責。
  【代價】:嚴重挫傷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從此失去為自己而活的力量。

  4.堅定自信型:扮演「船長」角色,訂定規則,不刻意討好孩子,也不害怕惹孩子不開心;可以跟孩子保持健康的「界線」,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感受、需求、欲望、喜好,即使跟自己不完全吻合,也不會認定孩子錯了。

  ●最常見的三種教養迷思,你有哪一種?

  教養迷思1: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所以想盡辦法企圖改變孩子。
  【顛覆迷思1】:孩子本身沒有問題,你如何看待孩子才是問題所在。一旦你覺知到自己的思維與情緒模式,並改變它,孩子回應你的方式自然會隨之轉化。

  教養迷思2:父母是施予教育的一方。
  【顛覆迷思2】:孩子是你最棒的老師,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最棒和最糟的面向。在你教小孩之前,先讓小孩來教你「自我覺察」。你們其實教學相長。

  教養迷思3:永遠把孩子當成小孩子看待,不論他幾歲。
  【顛覆迷思3】:我們不是在養育小孩,而是在養育一個成人,不論他幾歲。

  ●數位時代對親職教育產生什麼劇烈影響?

  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在孩子的演奏會或才藝發表會上,拿著手機全程攝影或拍照,迫不及待上傳到臉書,卻忽略了享受孩子當下的表演。
  ・當手機的提示鈴聲響起時,會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去查看訊息,即使正在和孩子聊天。
  ・孩子吵鬧時,習慣把他們扔給「數位保母」玩遊戲。
  ・無法專注地聆聽孩子說話,總是一邊聽、一邊做著其他的事。

  你知道嗎?你的「人在心不在」,容易被孩子理解為自己不重要、沒價值、不值得被愛。這將形成孩子心中一股說不上來的怒意和怨懟,這種情緒可能蟄伏到青春期才發作,甚至導致他們日後沉溺於各式成癮行為。

  ●追求心靈成長的父母們,更應協助孩子學會哪四件事?

  1.教孩子對人仁慈,但也要教他們建立「人我界線」
  許多追求靈性的父母,往往忽略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人我界線」,更遑論教導孩子:如果你看到有人溺水,你可以伸出援手,把他從水裡拉回來;但是,如果他抓住你的手臂,想把你拖下水,你要記得全力推開他。

  2.學會享受獨處,和自己安住在一起
  你知道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會限制小孩在家裡使用科技產品的時間嗎?享受跟自己作伴,才是恆久快樂的泉源。如果我們沒有幫助孩子學會如何獨處,他們將會永遠寂寞。人只有在能真心接納自己時,才能發展出健康的人際關係。

  3.聆聽直覺的指引
  想要養出有自信的孩子,就得鼓勵他們聆聽內在的智慧,信任直覺。我們往往強制孩子參加沒完沒了的團體活動,晚上還要承受功課的猛烈攻擊,忙這些事會使得孩子不得清靜,根本無暇去傾聽,能引導他們走上個人成就之路的內在指引。

  4.追隨自己的獨特熱忱
  每個孩子生來就有內建的獨特熱忱。有的孩子被舞個痛快的欲望淹沒,有的只想烹煮美味佳餚,有的想說故事,有的喜歡跟動物廝混。我們必須敞開心胸,接受他們的心之所向,而不是依據自己的偏好、社會的價值觀,將他們推向不感興趣的方向。

台灣名家推薦

  親子教養作家 李偉文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老師、作家 賴佩霞
  親職溝通作家、《被禁止的事》作者 羅怡君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關於教養,我們也許可以追尋各家哲理、學習上百種策略方法,但能使這些技巧生效的關鍵只有一個──自我覺察。《當下的教養》先協助身為父母的內在小孩,讓我們能賦予自己能力去實踐心目中理想的教養生活,最終成就每對親子擁有『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這本書,真的是溫柔實用的教養先修課程。」──親職溝通作家、《被禁止的事》作者 羅怡君

國外各界推薦

  「這本書示現給我們,如何將親職工作轉化成自己的心靈修行。」──心靈大師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作者

  「史帝佛曼的這本好書,是全天下父母作為一名船長的必備工具,從此無論是在風平浪靜或波濤洶湧的海面上,都可以自信地領航。」──美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當下的教養》溫柔卻強力地提醒我們⋯⋯重點在我們為人父母者,而不是孩子們。我們向自己下工夫,就能阻斷使情況雪上加霜的負面能量流。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提姆•萊恩(Tim Ryan),美國俄亥俄州議員,《正念國度》(A Mindful Nation)作者

  「在我長久以來讀過的親子教養書裡面,這是名列前矛的一本。蘇珊•史帝佛曼以清楚、溫暖、智慧的文字,在靈性蛻變與親子教養的俗世現實之間搭起橋樑。《當下的教養》寫滿了將父母們送上療癒與喜樂之路的真知灼見。高度推薦!」──艾立夏•高斯坦(Elisha Goldstein)博士,《發掘快樂:以正念和自我慈悲克服憂鬱》(Uncovering Happiness: Overcoming Depression With Mindfulness and Self-Compassion)作者

  「身為人母,《當下的教養》裡的見解和練習令我萬分感動。蘇珊•史帝佛曼靈巧地探討許多親職專家迴避的主題──恐懼、愧疚、羞恥感的深層成因,這些都會阻礙我們全然臨在⋯⋯我會一直送這本書給父母們的,不論他們是新手或身經百戰。」──凱薩琳•伍沃德•湯瑪斯(Katherine Woodward Thomas),《清醒分手》(Conscious Uncoupling)作者

  「《當下的教養》披露的核心祕密在於,臨在是跟孩子互動的唯一有效方式。臨在包括支持與章法──做得到,孩子就成長茁壯;不然的話,孩子會混亂,教養會成為惡夢⋯⋯這本書讓我們對促進文化健康的教養程序有新的認識。推薦給全天下的父母和準父母!」──哈維爾•漢瑞克斯(Harville Hendrix)博士與海倫•拉凱利•杭特(Helen LaKelly Hunt)博士,《滋潤的愛》(Giving the Love That Heals: A Guide for Parents)作者

  「蘇珊•史帝佛曼明白,親職不只是一份差事,更是靈性的修持⋯⋯她了解我們在養育孩子時,也是在養育我們自己⋯⋯這本書會協助成人療癒自己,而他們養育的孩子就不會需要那麼多療癒了。」──葛倫儂•道爾•梅爾頓(Glennon Doyle Melton),「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堅持下去吧,戰士》(Carry On, Warriors)作者,Momastery.com創辦人

  「閱讀《當下的教養》時,我一直對自己說:『但願我的爸媽當年看過這本書!』總算有一本談到『內在小孩』所有層面的親子教養書了!」──珍娜•布瑞•艾特伍(Janet Bray Attwood),「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熱情測驗:不費吹灰之力發掘你的人生目的》(The Passion Test: The Effortless Path to Discovering Your Life Purpose)作者

  「誰知道在隔壁房間哭泣的孩子或青少年其實是我們的靈性老師?誰會想到討厭的鬧情緒跟挑釁行為有助我們走向更覺察、更靈性、有效率、甚至愉快的親子教養關係?蘇珊•史帝佛曼在這部創新、平易近人的教戰手冊,傳授我們如何養出意識更清明、對人更有愛的孩子。」──凱西•艾爾登(Kathy Eldon),創意願景基金會(Creative Visions Foundation)創辦人暨主席

  「我從母親那裡摸來這本書,欲罷不能地看完!應該強制所有父母閱讀這部精彩的著作。真恨不得這書快快出版,我才能送給所有認識的人。」──艾咪•艾爾登•特透陶博(Kathy Eldon Turteltaub),創意願景基金會(Creative Visions Foundation)共同創辦人暨副總裁

  「孩子會決定我們星球的未來,蘇珊為我們奠定基礎,讓我們引導新生代走向一個較少傷痛、人道、連結的世界,就從我們自己開始。」──艾拉妮絲・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歌手、作曲家、行動主義者

  「體恤的柔情貫穿這一部睿智又實在的親職指南,教人以更覺察的心為人父母。你可以感覺到蘇珊•史帝佛曼是真心關愛她輔導的家庭,她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成長到克服親職的挑戰,鍛練出教養的才能。」──麥菈•卡巴金、喬•卡巴金(Myla and Jon Kabat-Zinn),《正念父母心,享受每天的幸福》(Everyday Blessings: 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作者

  「凡是想讓孩子了解人生怎樣才算是成功的父母,《當下的教養》會是無價的參考書。蘇珊•史帝佛曼以她實用的訣竅及私房故事,示範如何打造充滿愛的親密家庭關係,娓娓道出為人父母也可以令人脫胎換骨、心滿意足。」──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從容的力量》(Thrive)作者

  「這正是為人父母所需的建議與支持!老練、睿智、實用的《當下的教養》協助家長們深呼吸,以同情、愛、正念照顧自己和孩子們。」──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踏上心靈幽徑》(A Path with Heart)作者;楚蒂•古德曼(Trudy Goodman)博士,頓悟洛杉磯(InsightLA)創辦人

  「本書是有見地的親子教養指南,教你養育出懂得關懷、快樂、有韌性的孩子,同時療癒自己尚未解決的童年傷痛。《當下的教養》充滿高明的教養智慧,還有取材自現實生活的豐富範例。無疑是本佳作!」──瑪西•許莫芙(Marci Shimoff),《快樂,不用理由》(Happy For No Reason)作者

  「大名鼎鼎的專家蘇珊•史帝佛曼傳授了兼具智慧與慈悲的教養方式⋯⋯協助我們為人父母者跟孩子建立慈愛與同理的連結,激發我們最好的一面──我們的臨在、喜悅、體貼、寬容。」──圖登•金巴(Thupten Jinpa),達賴喇嘛英文譯者,《無畏的心》(A Fearless Heart)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珊•史帝佛曼(Susan Stiffelman)


  美國安提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執業心理治療師,婚姻家庭治療師(MFT),國際知名親職教育專家,每週在《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的「親職教練」(Parent Coach)專欄,回覆讀者問題並給予育兒建議。她是《哈芬登郵報》創辦人雅莉安娜.哈芬登、創作歌手艾拉妮絲・莫莉塞特,高度倚重的親職專家。

  十五歲時,因為讀了尤迦南達大師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深受感動,開始踏上靈性成長之路,養成每天靜心冥想的習慣長達十八年,直到結婚生子後,驚訝地發現孩子的出現,竟讓她原本規律、平靜的「靈性生活」亂了套,於是矢志在心靈活動與塵世家務之間找到平衡點。

  三十年來,她已成功輔導過無數的家長,尤其是自認重視個人心靈成長的父母,或以為只要不大呼小叫、不做權力鬥爭,就能養出健康孩子的天真父母。著有《當下的教養》、《教養不是作戰》等書,目前居住在加州洛杉磯。

  個人網站:www.SusanStiffelman.com。

譯者簡介

謝佳真


  自由譯者,近期譯作有《富裕,屬於口袋裝滿快樂的人》、《你並不特別》、《無人地帶的製圖師》、《別找到我》、《速效運動》等。賜教信箱:oggjbmc@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當下的教養來自當下的力量 艾克哈特.托勒
【前 言】身為父母的你,請修習「自我覺察」這門課
  初當父母的教養難題
  分享我的親職之路
  屬於你的練習:你理想中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模樣?

第一章 你跟最棒的老師在一起:孩子是一面真實無偽的鏡子
孩子為父母開設的「親子課程」
凱薩琳的教養功課:在要求孩子前,先明白自己的需求
親子互動的四種形式
[屬於你的練習]孩子令你困擾的特質,你自己是否也有?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二章 掌握好教養的舵:一邊養兒育女,一邊自我成長
三種親子相處模式:船長型、律師型、獨裁者型
為孩子訂立明確規範
布雷德利和梅莉莎的教養功課:與孩子建立情感連結
療癒童年未解的心結
跟孩子一起經營「情感帳戶」
放手讓孩子感受悲傷和失望
協助孩子經歷失落的情緒
父母心懷愧疚的隱憂
跟著孩子一起生長
[屬於你的練習]上一代對你的教養,如何影響你和孩子互動的模式?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三章 從逃避到擁抱現實:如實接受孩子的本來面目
「快照小孩」症候群
安然面對理想化生活與現實處境的差異
西薇的教養功課:為必須放棄的過往生活哀悼
療癒兒時未能釋放的情緒
孩子不是父母炫耀的工具
父母為何抗拒接受孩子的實際狀況
教養是條讓父母突破自我極限的途徑
[屬於你的練習]你的童年,有哪些受到壓抑、不被允許抒發的情緒?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四章 做個夠好的父母就好:給孩子留點不滿足的空間
我的教養功課: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你希望孩子長成怎樣的大人
種下「孩子,你值得被愛」的種子
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不是好事
[屬於你的練習]你希望培養孩子哪些特質?你自己擁有這些特質嗎?

第五章 成為孩子自愛與自覺的典範:教養出能夠自在獨處的孩子
孩子需要真實生活的體驗
愛蓮娜的教養功課:按下孩子3C產品的關閉鍵
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活在真實而非數位的世界裡
父母要先能自在享受獨處的快樂
帶領孩子一起欣賞、尊重、感謝身體
別累壞了,為自己建立互助支援社群
父母請優先善待自己、愛自己
在人際關係中維持健康的界線
教導孩子覺察情緒,聆聽直覺,斷然說「不」
培養興趣,懷抱熱忱過生活
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屬於你的練習]怎麼做,你才能從親職中抽身,發展自己的興趣?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六章 有覺知且正向的溝通藝術:讓孩子體驗和感受言語的影響力
為孩子示範良好的教養
陪伴孩子面對並處理憤怒
教導孩子「說實話」的藝術
心懷敬意地聆聽別人說話
以友善的閒聊,串起人際網絡
[屬於你的練習]對於「溝通」這門藝術,你有哪些不足?怎麼改變?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七章 原諒過往曾犯錯的自己:以身教教導孩子如何面對錯誤
向孩子示範言行一致的行為
犯錯後,最可貴的是勇於承擔責任
如何鼓勵孩子誠實
四個步驟,引導孩子真誠地道歉
[屬於你的練習]你可曾因為隱瞞錯誤而傷害別人?你願意跟孩子分享切身經驗嗎?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八章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與慈悲心:尋找能讓孩子散播善意的方法
傾聽別人的故事,讓孩子看見不同的世界
孩子需要了解展現慈悲心的重要性
讓孩子親近長輩,向長者學習人生智慧
鼓勵孩子走出舒適圈,參與志工服務
為人父母並非易事,盡力就好
[屬於你的練習]你可以怎樣引導孩子主動投入志工工作?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九章 時刻與當下保持連結:培養孩子調適壓力和挫折的能力
與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依附
坦然接納突如其來的改變和不確定性
用笑容與歡樂擊退壓力
拐個彎,孩子一樣能抵達想去的所在
留意孩子的壓力
正念練習,幫助孩子平息情緒風暴
孩子心靈的安全感,來自與父母的連結
[屬於你的練習]你是個能讓孩子安心對你傾吐心事和困難的父母嗎?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十章 快樂源自內心:引導孩子改變思考習慣,感恩當下的美好
安然接受無法事事盡如人意
改變我們對快樂的設定值
向內心探尋快樂
適時表達謝意,創造感恩的習慣
回答孩子對生死的大哉問
[屬於你的練習]你希望和孩子一起培養哪些人格特質,讓親子關係更穩定親密?

 
[請你跟我這樣做]日常教養的實際應用

第十一章 這樣做,孩子將成為有自覺、正念和愛的人:56個供父母實作的練習
13個培養孩子正念、覺知、自覺的練習
5個處理孩子強烈情緒的練習
6個幫助孩子深層放鬆的練習
9個讓家人間更親密的練習
10個顯化幸福美滿人生的練習
13個父母自我成長的練習

【後記】安住當下!你所渴求的,已在那裡
作者的話
謝辭
【附錄】相關輔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