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 走在美的光影:拜倫詩集
走在美的光影:拜倫詩集
上一张
走在美的光影:拜倫詩集
下一张
prev next

走在美的光影:拜倫詩集

作者: 拜倫
出版社: 遊目族
出版日期: 2015-05-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人生歲月有五分之一在空等,
無論你在午後的咖啡館,
還是流動的車廂、捷運站,
因為有隨身一冊,你能看見──

拜倫為自由吶喊,
徐志摩在康橋呢喃,
林間有泰戈爾盤桓,
河畔有葉慈的輕聲呼喚…
時間,不再是無意義的空轉,
你有偉大的靈魂相伴。

  她走在美的光影裡,好像 無雲的夜空,繁星閃爍; 明與暗的最美的形象 凝聚於她的容顏和眼波, 融成一片淡雅的清光—— 濃艷白天得不到的恩澤。

——節錄自〈她走在美的光影裡〉

  那一幫無賴,也許會搶劫, 像一群野狗,沒啥東西吃—— 誰弄壞紗軸,便立地絞決, 好節省政府的錢財和肉食。 造人挺容易,機器可難得—— 人命不值錢,襪子可貴重—— 舍伍德的絞架使山河生色,
  顯示著商業和自由的興隆! 近衛團,志願隊,法院的法警, 三名推事官,兩位保安官, 二十個絞刑手,二十二團官兵, 把這些窮小子緝拿歸案; 有幾位爵爺,想找審判員 作一番諮詢,可是辦不到, 利物浦不肯給這種恩典, 壓根兒沒審判,就通通幹掉!

——節錄自〈「編織機法案」編製者頌〉

  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野性的呼喚》作者傑克.倫敦曾說:「你們讀一百本雜誌,不如讀拜倫的一行詩。」

  十九世紀三大浪漫詩人之一的拜倫,與雪萊、濟慈齊名,如同他所寫長詩中的革命者「唐璜」,激進、憂鬱、多愁善感又憤世嫉俗。身為貴族,卻天生跛足的他,崇尚民主,反對專制。因此拜倫的作品,基本上不是諷刺社會虛偽的詩篇,就是充滿浪漫色彩的情詩;而他著名的情詩,不僅深深影響日後的歐洲浪漫主義,更是口耳相傳「浪漫抒情詩」的代名詞。

  拜倫傳世的作品數量極多,大部分為格律體,本書的選錄的譯詩由翻譯家楊德豫精心翻譯。他以翻譯格律詩著名,擅長將英文格律詩翻譯成中文格律詩,節奏和韻式都嚴格依循原詩。本書特別選出其中最著名的四十首,包括:〈她走在美的光影裡〉、〈三十六歲生日〉、長詩〈唐璜〉及〈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節錄等,依照主題分為〈愛情悲喜〉、〈時事諷喻〉、〈長詩選錄〉,以及〈人生體悟〉。並搭配原詩中英對照,讓讀者在享受絕妙譯詩的同時,更能體會原詩的意境、用詞與音韻之美。

本書特色

  ★身為十九世紀三大浪漫詩人之一,拜倫的詩作已是「浪漫抒情詩」的代名詞!
  ★精選四十首拜倫詩作,依主題分為〈愛情悲喜〉、〈時事諷喻〉、〈長詩選錄〉,以及〈人生體悟〉四大部分,並附特色導讀,讓讀者更加了解拜倫的內心世界!
  ★中英對照譯本,同時保留英詩的原味與中譯的精粹!
  ★書背精緻布紋與封面壓紋設計,撫觸之間感受經典魅力!
  ★隨身一冊方便攜帶,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圖書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


  拜倫(1788~1824)既是偉大的詩人,也是偉大的革命家。他那些風馳電掣、波瀾萬丈的詩篇,在生前便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他死後一百多年來,仍在全世界傳誦不衰。詩人歌德認為拜倫是「19世紀最偉大的天才」;普希金則稱拜倫為「思想界的君王」。

  拜倫十歲時繼承伯祖父的男爵頭銜,進入英國上流社會。雖然天生跛足,但是靠著堅毅不撓的精神,拜倫克服了肢體障礙,在板球、游泳、擊劍、拳擊上,皆表現得優異卓越。喜好冒險的他終於在二十一歲那年一償宿願,到歐洲各地遊歷。在旅途中,他開始寫作〈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問世,轟動文壇,使拜倫一躍成為倫敦社交界的明星。

  當拜倫懷著喜悅心情回到英國,迎接他的卻是戀人賽莎的死訊。這場突如其來的死別,讓年輕的詩人一下子墜入痛苦的深淵。他在疼惜、眷戀與懷想中,寫下一連串悼念賽莎的詩歌,這個時期所創作的情詩,不僅深深影響日後的歐洲浪漫主義,也是口耳相傳「浪漫抒情詩」的代名詞。

  然而,崇尚民主、反對專制的詩人,對於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敗與虛偽,時常表現得不以為然,他常作詩恥笑批評英國社會道德、法律、宗教的虛假和卑劣。而這樣狂傲不羈的性格,終於為他帶來災禍。

  1815年,就在結婚剛滿一年的新婚妻子,因無法忍受他孤傲的個性,要求與他離婚後,所謂的「正人君子」開始趁機在報刊上不斷辱罵、中傷他。他的財產被查封;朋友與他斷絕關係;流氓暴徒威脅攻擊他。拜倫為此憤慨的說:「如果這些流言蜚語和議論是真的,那是我不配住在英國;如果是假的,就是英國不配讓我住。」於是他離開了英國,旅居歐洲。在義大利,他完成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的第三、第四章,並開始創作長篇詩體小說〈唐璜〉。

  1823年,當〈唐璜〉寫到第十六章,拜倫毅然前往希臘,參加希臘爭取自由與獨立的武裝運動。他將私人財產拿出來建立希臘艦隊,自己參與戰鬥,並化解希臘各軍派間的紛爭;當時許多軍派甚至討論獨立後要擁拜倫為希臘國王。這是拜倫一生最光輝、也是最後的一頁。1824年,拜倫忙於戰備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在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臘人民深感悲痛,全國誌哀二十一天。

  綜觀拜倫的一生,他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奮鬥,並且努力創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價值,在英國以至歐洲的文學史上都相當罕見。

譯者簡介

楊德豫


  楊德豫(1928~2013),其父為國學大師楊樹達。他是著名的翻譯家,擅長將英文格律詩翻譯成中文格律詩,且節奏和韻式都嚴格依循原詩;他譯有《華茲華斯詩選》、《柯勒律治詩選》、《拜倫詩選》、《朗費羅詩選》等,並曾擔任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湖南文藝出版社的編輯。作為一名優秀的編輯,他主編的《詩苑譯林》叢書在80年代的中國文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而作為一名優秀的翻譯家,他的英詩翻譯深受好評,尤其《拜倫詩選》被老詩人、翻譯家卞之琳譽爲「標誌着我國譯詩藝術的成熟」,並曾獲翻譯大獎。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