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上一张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下一张
prev next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作者: 丘彥明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2015-04-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8.50
本店售价: RM51.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九七九年八月進入聯合報副刊,由於工作需要,頻繁與作家接觸。主編瘂弦先生為了磨煉我,把許多訪問作家的機會交給我。從那時起,在職業的「強迫」之下寫了不少長長短短的訪問稿,發表在副刊上。

  一九八八年底,「允晨文化」林伯峰先生找我商量,說白先勇先生有兩本小說要交允晨文化出版,他們決定以此開始建立《允晨文選》系列,出版好的文學類、美術類書籍。他問我有沒有什麼書可出版?為了幫襯,讓先勇的書能熱熱鬧鬧出來,再加上允晨文化的發行人吳東昇先生,是知交吳玥玢的堂弟;於是我嘗試把九年來寫的訪問文字重新做一番檢視,去除掉新聞性太濃的、文章太短有待補充內容的篇數,挑出寫十二位作家的文字;依齒序排列,略做修訂,配加圖片、手跡,覺得有些史料價值,也有些趣味性、可讀性,乃決定合成一集,也算文學編輯生涯的紀念。

  回想這十二位作家,與我不是如師便是為友;和他們的交往,讓我深深感受到「人情之美」。

  一眨眼已二十多年,如今回頭審視《人情之美》書寫的十二位作家,其中九位已陸續離開人間,他們有的在整個中國文壇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崇高歷史地位,有的則在各別的文學創作領域裡被紀念頌揚。他們大部份寫作的高峰期,正是臺灣報紙副刊最蓬勃的時代,而我正巧在那段黃金時期擔任編輯,與他們展開文學因緣,何其有幸!

  《人情之美》的新版印行,我重新大幅度整理修訂原本篇章內容的錯誤並做增補,並加寫了好幾篇新文章。瘂弦先生當年選用我為編輯,給我與作家交往訪問的機會,親自為我改稿;他既是上司又是我的導師,這份恩情是不能忘的。附錄 〈從波麗路到明星——文人與咖啡屋〉 一文,則希望能以另一個方式來窺探,一九五○年代至一九八○年代初臺灣文人的創作環境和創作熱情,那是一個文藝百花齊放的美好時代。——丘彥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丘彥明


  原籍福建,生於臺灣,現居荷蘭從事寫作、繪畫,蒔花種菜。

  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油畫系肄業。

  深圳商報文化副刊專欄作家,藝術家雜誌、藝術收藏+設計雜誌海外特約撰述。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編輯,聯合報副刊編輯,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等。一九八七年獲臺灣金鼎獎最佳雜誌編輯獎。二○○○年獲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及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另在台北、比利時、荷蘭舉辦過個人畫展及參與聯展。

  著有《浮生悠悠》、《荷蘭牧歌——家住聖安哈塔村》、《在荷蘭過日子》、《踏尋梵谷的足跡》、《翻開梵谷的時代》等書。


目錄

鄭樹森序

與允晨文化的因緣——丘彥明二版序言

臺靜農
‧荷香‧長者--臺靜農先生談他的小說創作
‧「歇腳庵」二、三事

梁實秋
‧春華秋實--梁實秋先生生日談文學與人生
‧綠楊門巷今在否
‧一盤等了三十五年的棋
‧今我往矣,雨雪霏霏--記梁實秋教授最後的醫院生涯
‧豈有文章驚海內--訪梁實秋教授
‧「雅舍」不再?

葉公超
‧第四十五病房第九室--懷念葉公超先生

吳魯芹
‧「老漢」、「好漢」難分,「散坐」、「包月」有別
‧仰望晴空--吳魯芹先生的家
‧失友遂無聞過日--記吳魯芹先生與「台北一月和」
‧燦爛的夕陽

張愛玲
‧張愛玲在台灣
‧張愛玲給我的信

高陽
‧孤鶴寒潭照影癯
‧懷念高陽先生

孟東籬
‧海洋的呼吸--記孟東籬的海邊茅屋
‧華爾騰湖畔--從梭羅憶孟東籬

白先勇
‧遊園--在白先勇家
‧白先勇的小說世界
‧是聖塔芭芭拉?還是墾丁?--白先勇和小說「骨灰」
‧和白先勇在一起

西西
‧像這樣的一個女子
‧西西縫熊

王禎和
‧把歡笑撒滿人間--訪小說家王禎和

三毛
‧加那利記事
‧從披肩憶三毛

王拓
‧王拓回到文學的天地

附錄
‧從「波麗路」到「明星」--三十年來台灣文人與咖啡屋窺探
‧ 丘彥明又記

丘彥明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