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上一张
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下一张
prev next

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

作者: 何敬堯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15-04-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70.00
市场价格: RM56.90
本店售价: RM50.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閱讀是一種逆光的檢驗,能從中看出歷史不同的輪廓

  本書從「時間」、「空間」與「敘事學」的視角,重新解讀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回溯解嚴後台灣本土文化的發展,與當代文學中鄉土風景的建構。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行過洛津》、《風前塵埃》與《三世人》,企圖追尋鄉土風景與歷史脈絡的建構,容納了許多文獻資料。本書以「癥狀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法則,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窺探文字表象下的真實意境。

  小說中因為大量的史料而淹沒了原有的故事性,使人物流於「道具化」?戀愛情節的描寫僅是批判殖民的手段?作者以「逆讀」的策略進行反思、解構小說文本,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

本書特色    

  ★台灣新銳作家何敬堯對鄉土文學的再詮釋!
  ★以「癥狀式閱讀」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
  ★解構鄉土文學背景脈絡,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敬堯


  1985年生,台中人,台大外國語文學系、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清大台文博士班。作品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台大文學獎、台北縣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清大文學獎、磺溪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藝術新秀等獎項。曾任職電影工作室、網路記者、紙藝教師、音樂會編導、漫畫腳本撰寫,著有小說集《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創作風格多變,近年耕耘於歷史小說、奇幻小說、推理小說等文類。


目錄

館長序/翁誌聰
作者序/何敬堯

第壹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前人研究文獻回顧
第四節 研究範疇與書籍章節架構

第貳章 論《行過洛津》的遷移史、洛津鄉土與敘事傾斜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探究《行過洛津》的歷史構層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行過洛津》之鄉土拼貼畫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行過洛津》中敘事美學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參章 論《風前塵埃》的族群史、移民村風景與戀愛敘事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風前塵埃》對於歷史情結的解構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丈量《風前塵埃》的東台灣地圖集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睌視《風前塵埃》中橫山月姬的戀愛敘事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 論《三世人》的台灣史觀、台北城與敘事裂縫
第一節 時間的癥狀:《三世人》中歷史殿堂的再建
第二節 空間的癥狀:《三世人》裡城市文化的「現代性」博物館
第三節 敘事的癥狀:觀測《三世人》的敘事美學功能與障礙
第四節 小結

第伍章 結論

附錄 施叔青作品一覽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