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台湾史地 > 水交社記憶
水交社記憶
上一张
水交社記憶
下一张
prev next

水交社記憶

作者: 蕭文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14-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60.00
市场价格: RM55.40
本店售价: RM48.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1949年的移民與過去台灣的移民不同,這批移民使台灣在歷經日本五十年統治後,能再度與中華文化銜接,尋回文化的根源;從大陸攜帶大批的黃金,穩定台灣在戰後蕭條的財政;這些移民都是軍人,他們是冷戰時期對抗共集團的第一線軍人,也是締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一分子,對台灣有不同的意義。

  本書分為九章,〈水交社的地景〉與〈桂子山〉,這兩章敘述水交社的地景;〈戰爭與移民〉以及〈1949的大遷移〉,這兩章敘述1949年的移民以及回顧臺灣移民的情況;〈生活在水交社〉,這一章敘述眷村的生活;〈台南空軍子弟學校〉,這一章敘述我國國民學校教育特殊的一環,由空軍創辦的國民學校;〈水交社與台南機場〉、〈水交社與空軍〉、〈雷虎小組〉這三章敘述水交社與空軍以及台南機場的淵源。

本書特色

  ★水交社為台南市南區的空軍眷村,是原建立於日據時代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於戰後交由空軍接收做為空軍眷舍。

  ★1982年婦聯會的統計,全台共有879個眷村,水交社是其中之一,更是少數使用日本留下的宿舍的眷村。

  ★水交社歷史可追溯日據時代,是深具歷史風華的眷村。

  ★2009年水交社大部分眷舍皆已被拆毀,僅部分保留下來,成立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名人推薦

  葉澤山 局長(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莊永明 老師(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
  黃富三 老師(中研院研究員)
  劉靜貞 老師(成大歷史系)
  成文松 老師(成大歷史系)
  李銘輝 先生(政大書城創辦人)  珍藏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文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畢業。曾就讀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主修醫務管理)。公務員普通考試圖書資訊類科及格。

  經歷:曾任台南中華醫專專任講師、醫務管理科主任,嘉南藥專兼任講師,致遠管理學院兼任講師。屏東基督教醫院執行秘書、醫療事務部主任,高雄榮總病歷組,台南市立醫院顏裕庭院長幕僚、人事課長。

  出版著作:醫務管理與健康保險教科書共十一本,分別由南山堂、華杏、合記、五南出版社出版;醫務管理與健康保險期刊文章近四十篇,主要刊登在醫院與台灣醫界;中華日報與台灣時報副刊散文共一百六十多篇。

  得獎紀錄:2012台南文學獎。


目錄

第一章  水交社的地景
前言 / 二十世紀以前的墓葬區時期 / 日治時期的都市計劃 /            日治時期的日本海軍航空隊時期 / 我國空軍眷村時期 /空軍眷村時期的尾聲 / 結論 / 周志開簡介

第二章  桂子山
前言 / 地景 / 日環食 / 電話總機房 / 美軍俱樂部(Magambo)/水交社房舍拆除後 / 桂子山考證 / 結論

第三章  戰爭與移民
前言 / 荷蘭人與臺灣 / 臺灣對外戰爭簡述 / 結論

第四章  1949的大遷移
前言 / 1949的舞台背景 / 1949大遷移的背景 / 1949大遷移的情況 /移民的類別 / 移民的特質 / 移民與移民社會的關係 / 台灣的族群問題 / 台灣移民簡史 / 移民與臺灣 / 眷村的性質 / 1949移民對台灣的影響

第五章  生活在水交社                                           
水交社概述 / 水交社的治理 / 水交社的生活 / 特殊的人與事        /其他人與事 / 銀髮族社區 / 眷村生活 / 結論 / 水交社發展簡記

第六章  台南空軍子弟學校
前言 / 水交社幼稚園 / 台南空軍子弟學校 / 結論

第七章  水交社與台南機場
前言 / 日本海軍航空隊時期 / 台灣航空戰 / 美軍對台灣的空中攻擊 / 我空軍接收時期 / 我空軍時期的台南機場 / 結論

第八章  水交社與空軍
前言 / 肇建時期 / 對日抗戰時期 / 中美混合團時期 / 國共內戰時期 / 臺灣時期 / 結論 / 隊徽

第九章  雷虎小組
前言 / 飛行特技探源 / 雷虎小組萌芽期 / 雷虎小組初露鋒芒/雷虎小組訪美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