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翻译文学 > 副領事
副領事
上一张
副領事
下一张
prev next

副領事

作者: 瑪格麗特.莒哈絲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09-03-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90
本店售价: RM32.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恆河岸邊:法國駐拉合爾的副領事,在拉合爾一年半期間,沒有一個朋友,從沒有人進入他的官邸。一天夜裡,他在深更半夜朝鄰家花園開槍殺了人,他站在寓所的陽臺上,向著拉合爾吼叫。此案件發生後,他被調離拉合爾,在加爾各答等待安排。由於他對於此事拒絕解釋,人們不願也不敢接近他,但卻都在打聽關於他在拉合爾的事。孤獨的副領事每天早晨穿過使館花園,遠遠觀看著大使夫人,不為人所理解的他,對著心底瘋狂觸發又難以述說的愛嘶聲吶喊──。而「印度之歌」正是他從小彈奏、又在加爾各答時常在口裡哼的曲調。

  而書中的兩位重要女性:十六七歲懷孕的年輕女孩被趕出家門,從此離開家鄉,在窮山惡水中飽嘗饑餓與苦難;十年後,她變成一個睡在痲瘋病人之中卻安然無恙的女人,她在夜裡唱歌遊蕩;而被視為「最優秀的女人」的大使夫人,行徑神秘又引人注目,心腸慈善的她卻經常陷入一種無盡的憂傷──

  莒哈絲稱《副領事》有如她生命中的第一部作品。她以淒美的文字刻畫一段不可能的絕望愛情。

  「恆河邊上,麻風病人和野狗混在一起,形成一個寬大的圍牆,城市的第一層圍牆。饑民們在更遠的地方,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城北,形成最後一層圍牆。晨光昏黃,無可比擬。在無盡的苦難中,城市一塊一塊地醒來。」 (摘自本書內文)

  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最富魅力與個性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享譽國際且廣受歡迎。

  瑪格麗特.莒哈絲(1914-1996),無疑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最具個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她四歲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包攬小說、劇本和電影三種敘事方式,雅俗共賞,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

  著有豐富文本創作的莒哈絲,提及《副領事》,卻這樣評說:「在此之前,我曾寫過一些書,但都被我拋棄了。我甚至忘了書名。《副領事》則不一樣,我從未放棄過,我至今仍經常想到它」,「這部書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部」。

  另有特殊文風的《印度之歌》,與《副領事》同時推出中文版。(《印度之歌》1972年改編為電影伽利瑪*《印度之歌》;1975年,在坎城影展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

  法國傳奇作家。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包括《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1950;電影由Rene Cle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 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ete,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 1967)等。她也寫電影劇本,如廣為人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60)即為她與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合作的電影。

  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都是沒有國界的。她是生於越南的貧窮法國人,即使回到法國,都自覺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之感反而讓她敏銳地瞭解到人生的憂慮與哀愁;同時她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各種拘束、挑戰一切界線,因此其小說被稱為「極限文學」。

譯者簡介

王東亮

  譯有羅蘭.巴特的《符號學原理》、莫里斯.梅洛龐蒂《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莒哈絲的《副領事》、《情人》與《勞兒之劫》等法語書,現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