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上一张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下一张
prev next

三主要道論: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

作者: 宗喀巴大師、堪布慈囊仁波切
出版社: 橡樹林
出版日期: 2013-07-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對於佛法修行人來說,最主要的必經之路,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與證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途徑,所以宗喀巴大師稱之為「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論》也是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等所有教派的必修課。

  當我們實修佛法時,首先應當「心向於法」,亦即內心要產生出離心。其次,「法向於道」,主要是依靠菩提心。再其次所修大乘的法,要把兩種蓋障滅除,所不能夠欠缺的對治方法,就是正見,亦即空性正見。因此,我們要得到解脫,要成就佛果,所實修的佛法中,完全不能欠缺的,最為主要仍是這三個道路。

  如果我們內心沒有產生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那麼不管我們如何精進的努力實修、觀想、誦經、拜佛,這些都只能當做是投生在輪迴的因。可是如果有這三個道路來攝持實修,不管所做的是什麼觀想、實修,這個實修一定是正確的。這個觀想、實修一定是脫離輪迴的因,而且必定是能證得佛果的因,同時也能成為煩惱、我執、無明的對治。所以,心到底有沒有向於佛法?或者所修的法算不算是大乘的法?所修的法能不能成為我執的對治?主要就是靠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這三個項目。

作者簡介

講解者∕堪布慈囊仁波切

  仁波切於1967年蓮師殊勝日誕生,出生當天出現了一些吉祥的瑞相。

  13歲出家開始修學佛法,在成就者 堪布噶瑪策滇仁波切, 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等二十多位善知識處數年精勤努力學習顯密佛法,自此成為顯密經論解行具足的大學者,是一位具格的上師,亦完成了許多著作,也是一位作家。

  年輕時即經過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實修,閒暇之餘喜歡在各聖地閉關和朝聖。熱愛學習研究南、北傳等各教派之教義,更希望推動三大傳承互相交流融合與團結。

  仁波切在東、西方國家等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並任菩提三乘林等世界各地般若林佛學會的住持,且為現任印度智慧林佛學院院長,講經弘法近20年,培育了許多能弘揚佛法之眾多僧俗人才。

  仁波切在青藏高原創辦了慈智學校,擺脫了當地文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長期推動慈善與關愛,以佛法教育淨化人心、貢獻社會,不遺餘力。


目錄

推薦序1 圖登諾布仁波切 
推薦序2 菩提三乘林佛學會會長 王莎賀 

第一章 道前基礎 
正確的聞、思、修教法 
一、調整自己的動機 
二、調整自己的行為 
聽聞的利益 
什麼是三主要道? 
為什麼是最主要的道路? 
業的類型與三主要道的關係 
三主要道的重要性 

第二章 前行--趣入論典 
一、供讚文 
供讚文的必要性 
供讚文的對象 
二、撰寫誓言 
撰寫誓言的必要性 
同時進行許多事的缺失 
三、鼓勵聽聞 
具緣弟子的條件 

第三章 正明論典 
一、出離心 
(一)出離心的必要性 
(二)產生出離心的方式 
(三)產生出離心的標準 
二、菩提心 
(一)產生菩提心的必要性 
(二)產生菩提心的方式 
(三)產生菩提心的標準 
三、空性正見 
(一)觀修空性見地的必要性 
(二)對於見地進行抉擇 
(三)分析空性見地還未圓滿的情形 
(四)正確見地的標準 
(五)中觀應成派不共的特色 

第四章 結行
佛法順緣條件的聚合 
利己利他的暇滿人身寶 
珍惜現生 
維繫清淨法教 
為什麼佛法在現代更重要? 
對其他宗教的態度 
什麼才算是弘揚佛法? 
現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