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1,8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上一张
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下一张
prev next

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作者: 齋藤公男
出版社: 如何
出版日期: 2013-05-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市场价格: RM56.90
本店售价: RM50.1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融合造型美學和工程結構技術!
首創以結構師觀點來欣賞建築之美!
解析金字塔、聖索菲亞大教堂、羅馬水道橋、艾菲爾鐵塔等世界指標建築,透視古今建築的歷史、建材、
構造過程與工匠智慧,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驚動台日韓的「Archi-Neering Design建築模型展」策展人撰寫!
  ★日本建築成就獎得獎人代表作,「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勸敗必買!

  金字塔不是法老王陵寢,而是防止沙漠侵蝕的防波堤?!

  南義大利阿爾貝羅貝洛童話世界般的蘑菇屋,是未來環保屋的解答?!

  從金字塔到摩天大樓、羅馬競技場到巨蛋運動場、石造拱頂到薄殼構造、石塊到混凝土到人造膜,用「放大鏡」和「磁鐵」觀察舊有的建築,以全新的「建築觀點」發現未來建築的方向。

  本書企圖導引眾人掌握「建築設計」與「工程技術」之間的關係,並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發掘出未來建築的線索。齋藤教授以有趣的觀點為眾人剖析,從古代世界遺產建築到時代尖端建築,從大規模技術到貼近生活周遭的技術,不只是建築、結構專家能從中思索、激發出「新穎的創意」,單純喜歡建築旅行的人,也一定能獲得知識上的滿足。

作者簡介

齋藤公男

  日本空間構造設計第一人。出雲巨蛋、靜岡體育場、山口KIRARA巨蛋等結構設計都是出自齋藤之手。榮獲建築大獎無數,主要有日本建築學會成就獎.教育獎,以及松井源吾獎、IASS.平井獎、托羅哈獎等。著作有《空間.構造.故事──結構設計的行跡》《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重要經歷:
  1938年 生於日本群馬縣。
  1963年 日本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研究所畢業。
  1973年 擔任日本大學理工學院建築科助教。
  1991年 升任同所大學教授。
  2008年 退休,獲命為榮譽教授。
  2007年 擔任第五十屆日本建築學會會長。

  結構設計代表作:
  1967年 岩手縣營體育館
  1978年 日本大學Faraday Hall
  1985年 日本大學理學院體育館
  1988年 前橋市綠巨蛋
  1991年 酒田市國體紀念體育館
  1991年 天城巨蛋
  1991年 出雲巨蛋
  1994年 穴生巨蛋
  1994年 船橋日大前車站
  2001年 唐戶市場
  2001年 靜岡縣ECOPA體育場
  2002年 靜岡縣ECOPA 競技場
  2002年 山口縣KIRARA巨蛋
  2002年 京都水上競技場
  2004年 京澤車站.巨蛋廣場

譯者簡介

李豪軒

  1998年取得大阪大學人類科學研究科碩士學位,現為該大學同科博士班生。曾擔任半導體產業日商公司營業部資深經理,譯作有《洋溢幸福的青苔小世界》《40歲,好日子才開始──享受人生下半場,50件該做的事》《理想的隔間圖鑑》《建築新觀點──日本第一結構設計師帶你看門道也看熱鬧》。


目錄

前言 建築雙翼──「建築設計」與「工程設計」 004

01|石材的堆疊與填塞  008
02|黎明期前的疊澀拱頂建築 010
03|安地斯神鷹翱翔的空中之城  012
04|蘑菇般的環保屋 014
05|輸送水的拱橋  016
06|石工軍團的夢想與挑戰  018
07|秘密就隱藏在重力層次的設計 020
08|超越宗教受人喜愛的大教堂  022
09|誕生於文藝復興的優美圓頂建築  024
10|為何哥德建築稱得上是劃時代革新?  026
11|天文學家建造的地標 028
12|控制搖晃的中心柱之謎  030
13|木造剛架結構  032
14|再生的木造建築 034
15|村民共同維護的永續建築 036
16|開創時代的草圖 038
17|產業革命開創了造橋新紀元  040
18|蘊藏工程師精神的工藝極品  042
19|名為風的設計師 044
20|跨海的蓋爾伯鋼樑  046
21|重力創造的懸鏈線  048
22|RC源起於一個小花盆 050
23|頂立於溪谷上的三鉸拱橋 052
24|誰是海恩茲‧伊斯勒?  054
25|像布一樣薄的混凝土 056
26|薄殼與厚殼 058
27|第一個超越萬神殿的RC圓頂 060
28|像一首小詩的RC橋 062
29|用PS力完成的RC水道橋 064
30|建築工法上的挑戰  066
31|在風中飛舞的RC薄殼建築  068
32|一片吊掛的曲面 070
33|讓日本誇耀世界的競技場 072
34|波瀾壯闊的纜索結網 076
35|永續生命的絕佳設計 078
36|閃耀於海上的白色船帆  080
37|柔和兼具彈性的網殼建築 084
38|追求「自然輕量」的極致 086
39|玻璃薄殼設計重燃博物館生機 088
40|跳脫建築架構的玻璃設計 090
41|魔法的曲線樑  092
42|享受空中漫步的樂趣 094
43|自行車輪胎構思的運動場 096
44|飛舞空中的螺旋梯子 098
45|挑戰極限高度  100
46|隱藏式超級結構 102
47|名為「張弦樑」的混合性結構 104
48|懸浮於空中的BSS  106
49|用張力環將圓頂撐起來  108
50|翻花繩結構 110
51|張力平衡結構的藝術 112
52|張力平衡結構進化為張力平衡系統 114
53|由PCa預鑄混凝土塊聚合而成 116
54|會動的建築 118
55|眾人合力搭建的再生空間 120
56|智慧型建築──大巨蛋  122
57|組合超輕量的圓頂建築  124
58|多面體建築設計 126
59|從懸吊式到喇叭形張力膜 128
60|利用空氣壓力,使膜體膨脹  130
61|新式膜建築設計 132
62|空中步橋為城市增添色彩 134
63|豐富景觀的步道橋  136
64|趣味十足的橋  138
65|力學與空間 140
66|力學與形態 142
67|結構與空間 144
68|素材與自由形態 146
69|流動空間與穿透結構 148
70|IT設計的建築形態 150
71|耐震強化設計  152
72|永續性設計 154
73|自體增殖的太陽能煙囪  156
74|如果你是富勒,地球號太空船去哪了?  158

後記 連結生命的建築智慧 164

附錄:參考文獻 162
   建築工程設計展 166
   索引 168
   AND模型圖錄 170
   來自311的啟示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