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89,2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審美學 Aesthetology
審美學 Aesthetology
上一张
審美學 Aesthetology
下一张
prev next

審美學 Aesthetology

作者: 王鍊登
出版社: 台灣科技美學發展協會
出版日期: 2012-10-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市场价格: RM246.20
本店售价: RM216.7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美學史探討美學觀點,並以科學的角度解析「美」、「美感」、「美學」及「全民美育」。

  講座教授王鍊登先生將近60年的研究中,發現全世界美學都仍然停留在古老的思維中,沒有跟著科學走進現代。多年前,他驚覺全民的美育是國家向上發展,從社會到產業,全面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另一重點也就是在美學上,大眾對於美之真諦未能正確掌握做出應有的選擇。至今普遍地有一個基本認知上的錯亂:那是「藝術等於美」的思維;這不是只有一般大眾如此,連從事藝術工作者,甚至更重要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也都有這樣的迷失,這種情況影響國家現代化文化建設之成敗頗鉅。從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全世界就開始將「美學」當做一門獨立的知識在探討;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居多。尤其,王教授在本書闡述認為再也不能陷入古典美學之窠臼,應該帶著美學問題,跨入科學時代。探討「美」的問題,再也不要被古老的概念性哲思論述圈住,而以客觀的,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因此本書的特色以科學的方法探討「美」的問題,本著作定名為「審美學」(Aesthetology),原因就是朝此正確理念之追求。本書分為2大部分,第1部分介紹從古希臘迄今的美學史,涵蓋歷史上重要的美學論點,第2部分以科學的角度解析探討「美」、「美感」、「美學」及「全民美育」。

本書特色

  ◎探討「美」的問題,跳脫古老的概念性哲思論述,而以客觀、科學的方法研究。英文不以AESTHETICS,而創新命名Aesthetology,強調科技立場之論述。

  ◎「科學」只是一套邏輯性的客觀「方法」,以此方法研究發展出來的技術,是「科技」,以此方法去研究「美」的問題,就是「美學」。

  ◎「審美學」對於目前台灣全民之生活美學運動為核心之文化建設,以及非常重要、但不容易實施的全民美育之推展,必定能成為一股前到性紮實之軟實力。

作者簡介

王鍊登先生

  接受德國政府獎學金於1969年畢業於埃森福克旺造形學院,為台灣留德工業設計第1人。

  憑著對台灣的熱心,返台投身教職,前後服務於師範大學、大葉大學及亞洲大學等,作育英才無數,是台灣設計界的先鋒。

  王教授帶回德國理性、美感、邏輯且重視基礎的設計理念,應用於各式設計,例如首先於台塑企業引進vis、設計北一女儀隊制服等。

  創辦國內第一家設計事務所,舉凡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室內設計、印刷品設計等,近年來為提昇台灣設計競爭力,擔任台灣科技美學發展協會理事長。

  3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國際設計會議ICSID,並為台灣館策展人。

  簡歷整理如下: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金智獎(工業設計大獎)評議委員
  中德技術合作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工藝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兼國際交流委員會召集人
  中央標準局商標專利審查標準起草委員及審查委員
  教育部設計相關課程修訂審查委員
  文建會台北燈會籌備總策畫
  考試院典試委員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顧問及評審委員
  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國立歷史博物館評審委員

  作者臉書。www.facebook.com/pages/%E7%8E%8B%E9%8D%8A%E7%99%BB/185127511611426


目錄

沈國慶教授序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許耿修司長序
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蘇進強執行長序
自序

一、導論

二、美學史瀏覽
2.1古希臘美學之萌芽到古典後期
2.2中世紀經文藝復興至近世紀初期之美學.
2.3包姆加登及其後繼者之美學
2.418世紀之德意志藝術評論
2.5批判主義之美學
2.6德意志觀念論之美學
2.7實證論形式主義之美學
2.8從下而上之美學
2.9感情移入之美學
2.10藝術學
2.11新康德派之美學
2.12生命哲學之美學
2.13表現學之美學
2.14現象學派之美學
2.15存在論之美學
2.16法蘭西之美學
2.17英美之美學
2.18蘇聯之美學

三、論美
3.1美學三層次
3.2美
3.3美感.
3.4美,美感層級之差異性
3.5美感經驗

四、藝術,設計與美學
4.1現代造形藝術與美
4.2現代設計之美
4.3科技與美學融合之新思維

五、美育
5.1經由藝術之美育
5.2全民之美育
5.3專業人才之美育
5.4數位化生活與美育

六、結論
6.1美學三層次之認知
6.2「美」之本質與「美感」
6.3「美」之原理與「美感」之特性
6.4「美感」內化後之演變
6.5移情作用
6.6科技與美學之融合
6.7大眾生活環境與全民美育
6.8徹底推展生活美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