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中國即將開戰:中國新軍國主義崛起
中國即將開戰:中國新軍國主義崛起
上一张
中國即將開戰:中國新軍國主義崛起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即將開戰:中國新軍國主義崛起

作者: 楊中美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13-02-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釣魚台主權衝突日益緊繃,太平洋戰雲密布,
將帶動美中日及週邊鄰國的集體不安!

  中國外交態勢顯然成為未來世界和平與否的重要關鍵。
  中國與世界在十八大之後的關係將會如何發展?
  新軍國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正在選擇明天的戰爭……

  本書為《中國即將發生政變》作者楊中美的最新作品,全面探討中國近十年來的軍事外交發展狀態,特別著墨於中日、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中國與週邊鄰國之間(如朝鮮、越南和印度)的微妙氣氛,另有專章剖析中共對核武發展的態度,及中國目前的社會經濟局勢變化。本書亦介紹十八大之後,中共軍事方面多位具代表性的軍事將領,並預測中國在十八大上位之後的軍事策略,是為了解中共武力外交、太平洋安全問題的必讀參考書。

作者簡介

楊中美

  1945年生於江蘇武進。
  1967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81年赴日本東京立教大學東洋史研究科,專攻中國近現代史與日中關係史。
  1985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6年10月至1987年1月,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989年獲立教大學史學博士課程學位。
  1989年至1990年,任美國《中共黨史通訊》雙月刊編輯。
  1989年至1993年,任《民主中國》月刊總編輯。
  1994年至2007年,任日本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代表兼主任研究員。
  2008年至今,任美國美中日比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美國之音特約評論員。

  著作
  《胡耀邦評傳》中英日文版
  《李鵬評傳》中日文版
  《遵義會議與延安整風》中日文版
  《江澤民傳》中日文版
  《董建華傳》中日文版
  《朱鎔基傳》中日文版
  《中共跨世紀接班人──胡錦濤》中文版
  《中共外交教父錢其琛》中文版
  《李登輝VS.江澤民》中日文版
  《中共新領袖胡錦濤》中日韓文版
  《平步青雲──中共新總理溫家寶》中文版
  《賭王何鴻燊傳奇》中日文版
  《紅朝艷史》中韓文版
  《新紅太陽》中日文版
  《中國即將發生政變》中日韓文版
  《習近平: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共新領導人》中日韓文版
  《李克強:危機時代的中共新總理》


目錄

序章  中國正在選擇明天的戰爭
一、中國外交陷入全面生變的困境
二、中國的戰略判斷──有利中國出擊
三、中國在南海必有一戰
四、中日從冷戰走向戰爭的危險時刻

第一章 新軍國主義的中國崛起
一、賓拉登幫中國贏得了黃金十年的發展
二、中國軍國主義勢力抬頭
三、靠槍桿子維持政權──軍事政變?

第二章 進入競爭、對抗和衝突的中日關係
一、中日關係進入競爭時代
二、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向互疑敵視關係轉換
三、中日在經濟戰略取向方面走向對抗
四、釣魚台主權衝突──戰爭!

第三章  中美之間十年內必有一戰
一、中美與狼共舞二十年
二、重返西太平洋阻遏中國
三、中國要打贏與美國的局部戰爭
四、美國調整戰略戰術要打贏中國
五、中美衝突不可避免

第四章 中國周邊的戰爭熱點
一、搗蛋有術的無賴國家北朝鮮
二、與越南還要再打一仗
三、中印的龍象之爭

第五章 音調不定的中國核威脅戰略
一、毛澤東時代的核戰略
二、鄧小平的「有限核報復」戰略
三、音調不定的二元核戰略論
四、中共核戰力發展之里程與戰力概略

第六章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即將爆發
一、房產泡沫進入最危險的時刻
二、房價調控面臨兩難境地
三、房產泡沫危機即將爆發
四、地域差距與民族矛盾擴大
五、貧富差距將上升至對抗性「造反」

第七章 中國軍隊核心靈魂的將星
一、第一位空軍出身的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
二、要使中國海軍贏得勝利的海軍老將──吳勝利
三、擅長信息戰與聯合戰役的總參謀長──房峰輝
四、最具中國特色思維的戰略家──劉亞洲
五、依天抽劍的實戰派二炮司令──魏鳳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