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上一张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下一张
prev next

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

作者: Catherine Grout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09-04-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繼頗受歡迎的《藝術介入空間》一書之後,作者以十五世紀以來在西方一直是重要藝術表現的風景創作為題,探討從古至今,從風景繪畫到地景創作、現地製作等不同表現形式,所帶起有關地景、地方課題的探討。從把風景簡單視為一塊有人活動的地方,到視其為自然與文化二元對立的表徵,到我們的身體經驗與背後隱含的空間政治,顯現有關「風景」的概念既豐富又多元,含義也隨著時空不斷易變。它見證著我們如何觀看、如何思考這個世界,也表達我們和世界、和他人、甚至和我們自己的關係。

作者簡介

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

  高等社會學院藝術史暨美學博士、京都的關西日法交流會館駐村藝術家、法國里爾國立高等景觀建築學院教授,曾受邀於日本慶應大學(2002-2003)與京都大學(2003-2005)擔任客座副教授,亦曾擔任Inter-park計畫助理研究員(2005-2007),以及大型都市藝術季的策展人,如法國翁根勒本市(Enghien-les-Bains)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台北竹圍環境藝術節等,2003年至2004年在史特拉斯堡負責法德邊境著名的萊茵河公園的公共藝術造景。

  除投身公共藝術事務與教學外,古特也著有《史特拉斯堡的電車》(Le Tramway de Strasbourg, Paris, 1995)、《都會中的藝術》(L'Art en milieu urbain, Tokyo, 1997),以及《藝術的社會面貌》(Pour une realite publique de l'art, Paris, L'Harmattan, 2000)、《藝術介入空間》(台北,遠流, 2002)等書。


目錄

推薦序〉 解放風景:自然的新人文思索 廖新田
前言

第一章 風景
一、山,遠處的消費場域
  風景意涵的統一性
  「山的觀點」
  早期山的表現手法
  小宇宙
  內在經驗
  巨大的感動
  擁有土地或是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二、天堂和民主
  影像記錄
  發現天堂
  表現手法的影響力
  自然保護區
  印地安人
三、鄉村,風景作為國家象徵的表現
  社會階層
  風景喚起國家意識
  光線的表現
  牧場的工作階段
  地景在衝突狀態下的詮釋
  反抗
  地方或地景?

第二章 畫框內的風景
一、關於足跡和幾何構圖
  時間和地景
  方格(La grille)
  鄉野透視法
  地景中的線條
  視線的距離
  和諧的影像
  平穩的表象
二、體現所見(主體∕客體)
  影像見證
  客觀性的歐化

三、邊界
  邊界之外

第三章 風景中身體的感受
一、歷史
  地景的再思考
  現在式的感官和記憶中的感受
二、參與地景建構和置身其中
  工作—地景
  心理和感官的狀態
三、利用結構來超越框架
  在都市方格中心的某一點
  現象的特性
  呈現預期之外
四、身體的視覺
  無辜的目光以及對自由的質疑
  觀看和繪製不知名的事物
  「睜大雙眼」
  身體的視覺
  「事物當中」
  360度

第四章 體驗
  地景計畫
  傾聽聲音
  傾聽和聽到
  作品的過程如同對世界的態度和行動

結論:思考風景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