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管理与领导 > 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一個年輕主管創造升遷奇蹟的真實故事
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一個年輕主管創造升遷奇蹟的真實故事
上一张
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一個年輕主管創造升遷奇蹟的真實故事
下一张
prev next

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一個年輕主管創造升遷奇蹟的真實故事

作者: 田坂廣志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12-12-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什麼樣的領導方式,讓一個年輕人花不到十年時間,
  就從小職員晉升為企業董事?並領導702家企業的結盟?
  轟動日本十餘年的升遷奇蹟故事,首度在台公開

  他是田坂廣志。30歲進入三菱集團,後來擔任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委員。38歲成為日本總合研究所(相當於台灣的台經院、資策會、生產力中心)共同創辦人之一,不到10年就從研發主管晉升為董事,率領部屬和702家企業,設立及營運20個異業聯盟。曾被美國Japan Society評選為US-Japan Innovators。至今已出版超過五十本著作,311地震後,被日本首相欽點為國策顧問。
 
  他為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就創造驚人績效,快速升遷?方法是每週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帶動部屬也寫信給所有同事。

  在12年前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田坂便提出一套新的職場溝通法,他將自己每週對生活的想法寫成一封電子郵件,在週一早上寄給所有部屬,並鼓勵所有部屬也跟著這樣做(寄給主管與其他同事)。

  但這封電子郵件必須遵守三項規則:
  一、自由書寫私事和心情,最好無關公事
  二、不准毀謗、中傷及嘲笑其他同事
  三、不能傳給公司以外的人(這封信絕對不是臉書、部落格或微博)

  於是,有人敘述從運動競賽中獲得的啟示,有人表達對大自然的嚮往、對親人的思念……:

  ◎當時我年紀還小,祖父得了老人癡呆症。原本很喜歡祖父的我,卻覺得害怕與丟臉。不久祖父去世了,我一直很懊悔,每天都提醒自己要成為一個體貼包容的人。

  ◎那天我們足球隊輸球,教練粗聲問我:「你今天到底在和誰比賽?」我回答:「我和對方的守門員作戰。」教練說:「難怪你會輸球,老是單槍匹馬衝到前面踢球。」

  ◎最近不管看到什麼自然景色,都覺得神清氣爽,整個人的心都沉澱下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真的很幸福,有如獲得重生。

  為什麼這些看似「與工作無關的信」卻能創造神奇績效?因為
  一、這封信讓主管擅長說故事,不只是教訓:有些經驗以嘴巴傳授只能讓人學得皮毛,聽得也煩,但主管可以透過信件用故事傳授經驗與智慧。此時,主管不是管理者,而是過來人。

  二、這封信讓主管不檢討別人, 而是談論自己:一說檢討,大家就開始卸責,但談到分享經驗,人人都暢所欲言。

  這封信還幫助主管看見部屬們不為人知的才能、性格特質,建立默契。更顛覆了管理者對組織的所有「以為」:

  .愛談論私事的部屬,一定無法專心工作?(這些人其實最懂人與人間的最佳距離)

  .工作守則要白紙黑字寫詳細,部屬才會遵守?(明文規定導致人人看似拼命,卻少了溫暖)

  .想要同事合作無間,彼此得感情融洽?(感情融洽和互相理解,是兩回事)

  .主管要勤快在現場走動,才能迅速解決問題?(你以為部屬真的會有話直說?)

  .太有個性的部屬,不合群?(敢惡言相向的人才是真感情)

  就是這些電子郵件,讓年輕主管田坂廣志從不特意「教」部屬。因為,部屬透過彼此讀信相互了解,凝聚成堅強團隊。不管組織是三個人或三百人,都能打造出迅速決策的競爭力。也讓田坂廣志得以創造出超高績效,快速升遷。

  無論你的組織是大是小,現在就可以開始實踐。
  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也讓部屬寫信給你。

作者簡介

田坂廣志

  1951年生。197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院。

  1981年取得東京大學工學博士,進入民間企業就職。1987年前往美國,在巴特爾紀念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同時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進行客座研究。

  1990年參與創立日本總合研究所。10年內,與702家企業共同設立及營運20個異業聯盟。曾任該研究所的創發戰略中心所長、董事及顧問。

  1999年任職於新英格蘭複雜系統研究所。2000年擔任多摩大學研究所教授,同年創立全球化網路研究機構Sophia Bank,並擔任代表。2003年設立社會創業家論壇,擔任領導者。

  2005年被美國的日本協會評選為US-Japan Innovators。2008年獲選為世界經濟論壇的The Global Agenda Council會員。2011年獲聘為日本國策顧問。

  至今已出版超過五十本著作,並且在世界各國發表演講。

譯者簡介

鄭舜瓏

  輔仁大學日文系、台灣大學日文所畢。曾擔任台灣戲曲學院日文導覽人員、版權代理公司日文版權業務。
 
  譯作有《真高興我有了點年紀》、《成功,你只要「多做一點什麼」》、《別教貓坐下》、《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老闆要的是:你對未知的處理能力》、《到別人的地盤當老大》(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


目錄

推薦詞 將真誠寫出來,就會動人∕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黑幼龍
編者的話 一封封信件,成就不凡的升遷奇跡
前言 一個人的電子郵件,喚醒職場的「心」

序幕 週一早晨吹來的風
「每週訊息」是一股暢快氣流∕交換每週訊息,得遵守三項原則∕
一封郵件,讓風氣、氛圍大不相同

第一章 模樣不等於個性,要這樣理解同事
自我介紹陳腔濫調。記得我是誰?∕你瞧見的模樣,並非她的個性∕
速配的化學效應,因此產生∕缺點變成特點,促成團隊行動∕
「感情變好」不等於「互相理解」∕跟部屬搏感情?不容易∕
不強迫寫、可以上班寫∕自動召開的迷你跨部門會議∕
認識一個人,沒有盡頭∕一封信件,共鳴自然湧現∕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二章 一封信,比面對面更能自然對話
這封信,讓沉默者雄辯∕不只給「讚」,還送出「返歌」∕
自然而然進入「深層對話」∕面談?戴上面具的談話∕
聚餐應酬,年輕人不吃這套∕真心話,往往都是場面話∕
酒後吐真言?酒後只會情緒化∕這時候,用散文取代公文∕
電子郵件讓共鳴不用等待∕「寫信」是新科技,不是老派作風∕
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三章 柔性對抗,個性就這樣「磨」出來
傳送郵件,讓個性得以發揮∕現在的職場,尊重個性反而失去個性∕
各自有個性,豪豬遇困境∕打造柔性對抗的環境∕
網路論壇空洞,每週訊息不空洞∕傳送信件,形成生態系∕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四章 別人的經驗成了自己的知識
經驗不等於知識,反省的人有福∕用電子郵件檢討,避免一團和氣∕
信件成了寶貴的知識庫∕知識不說出來,自己也不知道∕
學到訣竅——言語無法確切表達的智慧∕談自己(的失敗)∕
如何讓部屬自我管理?∕從「我學到……」的角度檢討∕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五章 無法言語的智慧,用信傳授
訣竅是沒法教的,只能談談∕體驗訣竅,只能用自己的方法∕
我不是教你,只是談談我自己∕心態不對,學不到訣竅∕
主管自省,大家有壓力∕自省式的閱讀,而非書寫∕
主管想長進,部屬才想長進∕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六章 人總有心情問題:一封信療癒與成長
關心別人的人生難關,不必急著介入∕讓他每週寫信,冷靜審視自己∕
用心「聆聽」這一封封信∕真誠的關心,何須「具體」形式∕
你的關心,是為了先讓自己心安嗎?∕別人心裡有苦,你不能隨便介入∕
私人問題,主管得幫他自己療癒∕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七章 如何改變風氣︰不抓兇手、而找關鍵
無須走動管理,更能體察人心∕字裡行間,你學會運用直覺∕
讀信聊天便能輕鬆領導∕網路社群式管理,讀信就是讀心∕
歡迎先驅者提供「逆耳」訊息∕複雜的心靈生態,引導它產生「突現」∕
易受擾動、不可預測的群眾心理∕部分生病、整體生病的心靈生態系∕
人非機器,「心」不能單獨治療∕問題行為總是因果難分,不該分析∕
矯正問題︰不找兇手、而找關鍵∕操作人心的意圖總導致相反結果∕
信件就像一面鏡子∕與工作無關的信

第八章 沒有「意圖」,這封信才會成功
同事寫的信,看見我自己∕從主管自己的這封信開始∕
抱著操作主義,每週訊息必失敗∕「老闆抱歉,不讓你稱心如意」∕
超越「意圖」,別想用信做任何事∕「我想多了解同事」∕與工作無關的信

尾聲 帶一本書去無人島
資訊化時代的新管理方式∕人「心」的管理∕心靈生態系統的經營∕
突現,管理的新層次∕「突現策略」的思想∕有緣千里來相會∕
帶一本書去無人島

謝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