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中医 > 太極黃金分割四季十二時辰養生法
太極黃金分割四季十二時辰養生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太極黃金分割四季十二時辰養生法

作者: 吳奇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2-08-1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80
本店售价: RM64.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醫醫學博士吳奇以四十多年的臨床及教學經驗,教你如何跟著太陽,按對穴位,無病快樂超天年

  「太極黃金分割」就是利用太陽、地球的大太極場跟人體的小太極場共振時,會產生一個巨大的扶正效應,激活自我修復系統,啟動深層次自我修復系統能力。所以如果能按四季十二時辰,在不同時間、不同方向,找到天地與人體之「共振」場域,再按十二時辰對應人體十二經絡氣化旺衰的規律,找到相應的穴位,施予針灸或按摩,便能啟動人體深層的自我修復系統。

  吳奇醫師在本書中,提出天地與人太極黃金分割場、結構的真正起源和涵義以及共振、人體自我修復系統、人體內環境比DNA更重要,以及人與天地的關係等全新論點,要點是利用天地陰陽大的能量場在天地人特定場互動之際,所產生的一種場的能量和頻率變化,啟動人體與天地之間太極黃金分割、天人相應共振,來激發人體極深層的正氣;亦即,把人體失調的內環境透過這種探本尋源的辦法重新調整優化過來。

  簡單的說,太極黃金分割養生法:晚上1點到中午12點,背對太陽。下午13點到晚上24點,面對太陽。使你身上的人體黃金分割場太極和天地太極的黃金分割場產生共振之後,按摩(或針灸)相應時辰對應的經絡穴位。

  《黃帝內經》上講,不論治病或養生,最高的原則就是「法天則地」,人的各種生命規律及生命的運動都與天地的法則相關。

  所謂「法天則地」就是要先了解天地運轉的法則:地球會繞著太陽自轉、公轉,及與月球互動,從而產生一年有十二月,一日有十二時辰的時空變化;再了解人體的氣化、陰陽經絡的根本來源,即每日的十二個時辰,對應人體十二條經脈的能場變化,環環相扣,從時、空不同的結構跟節律上,順應天地的運化規律,以這個思路與方法來養生,就會事半功倍。

  許多被腫瘤醫生判斷活不過一年的病患,經過吳奇醫師使用「天人相應、太極黃金分割、共振扶正」獨特的針灸理論體系與方法治療之後,大部分人都仍健在,有些人甚至還能回到工作崗位;原因就是借助了天人相應的太極黃金分割場共振,從而激活了人體極深層的正氣--自我修復系統。

  吳奇醫師利用這套方法,還救治了許多相當難治的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綜合症、早期老人癡呆、視網膜剝離、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嚴重的憂鬱症、精神病、腦源性疾病、類風濕、紅斑狼瘡乃至癌症等等,並較西方醫學與一般傳統中醫學有更好的療效。根據這些有效治療的經驗,吳奇醫師也「深入淺出」地將這些方法變成大眾可以自我操作,並能有效的用於指導一般人的日常養生與保健,努力使你無病活過天年。

本書特色

  作者提出與一般養生書籍不太類同的新觀點,例如太極與太極黃金分割的真正來源和涵義、共振、人體自我修復系統、人體內環境比DNA更重要,人與天地的關係等等。

作者簡介

吳奇 醫師 (Andrew Qi Wu)

  1948年3月3日生於中國天津市。
  1967年隨天津名老中醫王季儒教授學習中醫針灸,王季儒為民初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老先生的入室弟子。
  1968年開始用針灸為人行醫治病。
  1972年至1975年隨天津名老中醫李儒生、顏耀宗等人學習臨診。
  1990年至今,在美國北加州南灣矽谷建立中醫診所,行醫至今。

  吳奇醫師創辦的北加州南灣矽谷中醫診所,被認為是美國加州最具規模的中醫針灸治療中心。由於療效卓著,在社會上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近年來,多次接受多家電視專題採訪。並培養出許多不同族裔、不同國籍追隨吳奇教授學習的中醫針灸醫師。

  吳奇醫師所研發的「太極黃金分割針灸」共振扶正理論體系,臨床上對各種頑固痛症、心腦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疾病、類風濕、視神經萎縮、黃斑病變、憂鬱症等各種疑難病有非常好的療效。

  學歷:
  1977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天津醫學院中醫系。
  1982年12月,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系。後留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 醫院中醫內科急診工作、行醫、教學;治好了大量疑難病患。
  1988年,受聘於美國舊金山中醫針灸大學執教。同年全家移民美國。
  1989年,考取加州針灸執照。先後在舊金山中醫針灸大學、奧克蘭中醫藥大學、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教書至今。
  2001年,獲天津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2006年,獲美國加州南灣大學(South Bay Low University)東方醫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2008年,任教於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Five Branches University)。現任加州中醫藥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總監、副校長。

  學術成就:
  1992年,發現對頸椎病極有療效的針刺新穴位--項背穴,發表了「項背穴」論文。「項背穴」現在被美加地區、加州灣區很多針灸醫生臨床上廣泛應用。
  1993年,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同年於美國加州矽谷創立「世界傳統醫學聯盟」,並任主席一職至今。
  1996年,在美國出版中醫專著《中醫太極觀》。
  1997年,與父親吳連勝先生一同將《黃帝內經.靈樞.素問》譯成英文,是史上第一部《黃帝內經》的英譯本,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0年,與中國六大頭皮針之一的創立人林學儉教授合著《頭皮針小腦新區與疑難病瓶頸之突破》,在美國出版。「頭皮針小腦新區」對於許多運動系統疾病、腦源性疾病及許多疑難病有特殊臨床療效。
  2010年,中國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4製播吳奇醫師的專訪節目「中醫伴我闖天下」。
  2010年,受聘為《中國醫學大百科全書.針灸卷》編委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2011年,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醫太極觀》、《頭皮針小腦新區》英文版,及兩本中文書再版。

  吳奇醫師官網:www.drandrewwu.com/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