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教养 > 生活教养 > 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導論
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導論
上一张
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導論
下一张
prev next

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導論

作者: Michael Wyness
出版社: 心理
出版日期: 2009-07-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遠離過去發展心理學和社會化理論研究兒童的模式,也擺開「兒童需求」的書寫語言風格,改以兒童即是具有社會行動和形塑能力的施為主體來論述兒童與社會的關係。兒童研究當今可以說是「打破學科界限」的整合性研究領域,藉由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究、歷史學和心理學等不同學門的研究展現兒童與社會多層次的風貌。

  在這種新格局下,作者深入淺出帶領讀者進入兒童與相關理論、後現代性、全球化、國家、社會結構、家庭變遷、學校教育、兒童文化、社會世界、遊戲和科技、方法論與政治參與和權利等各種不同主題和議題。因此,本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基礎和架構,幫助讀者了解兒童研究的完整性、多樣性與重要性。

  《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學導論》在台灣的出版,期待發揮一種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教育研究者、實務工作和學習者能跳脫「學生」的局限視野,改以社會性、文化性更豐富的「兒童」和「童年」概念來看待兒童。同時,也希望帶動相關學術領域打破學科畛域,進行跨學科的整合,擴大兒童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本書亦適合教育學、幼兒教育、兒童褔利、心理輔導、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系學生研讀。


目錄

首部曲 童年的理論

第一章 童年的社會意義 
    前言 
    「遊戲的兒童」之建構 
    現代童年的歷史發展 
    基進的社會建構論 
    社會建構論的限制 
    Archard的綜論 
    結論 

第二章 童年與社會結構 
    前言 
    兒童與童年的定位 
    女性主義與童年 
    馬克思主義與童年 
    兒童的需要與權益 
    結論 

第三章 晚期現代的兒童與童年 
    前言 
    童年與個人化 
    晚期現代的兒童與家庭
    全球性兒童 
    個人化與新的不平等 
    全球主義:不平等的理解 
    結論 

貳部曲 童年的社會問題

第四章 童年的危機:社會脫序與重建 
    前言 
    「青少年」問題 
    游蕩街頭兒童 
    兒童與遊戲:網路的迷失 
    童年的重構 
    個案研究一:兒童兵 
    個案研究二:兒童照顧者 
    結論 

第五章 兒童、家庭與國家:童年的管理 
    前言 
    童年的私有化 
    現代保護主義的策略:兒童虐待的問題
    兒童保護與犯罪司法體系 
    童年、行動者與國家 
    結論

參部曲 兒童與童年的教化

第六章 成長理論:發展論與社會化理論 
    前言 
    支配框架 
    發展論 
    社會化理論 
    支配框架的反思
    結論 

第七章 童年的學校教育 
    前言 
    大眾學校教育與童年的生產 
    兒童的定位 
    學校教育改革,童年改造? 
    反學校教育童年──曠課 
    反學校教育童年──在家自行教育 
    結論 

肆部曲 兒童即社會行動者

第八章 兒童的社會世界:文化、遊戲與科技 
    前言 
    兒童文化與「支配框架」 
    社會性的重要 
    兒童、新科技與社會關係
    兒童、科技與行動者 
    科技、消費主義與社會排除 
    結論 

第九章 兒童與童年的研究:方法、倫理與政治
    前言 
    兒童社會世界的研究:方法論問題 
    研究倫理的考量 
    兒童即研究者 
    結論 

第十章 兒童的權利與政治
    前言 
    兒童權利 
    兒童與政治 
    政治參與的個案研究 
    結論 

結語 
    童年的曖昧性 
    兒童的行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