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台灣布袋戲發展史
台灣布袋戲發展史
上一张
台灣布袋戲發展史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布袋戲發展史

作者: 陳龍廷
出版社: 前衛
出版日期: 2007-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布袋戲從草地藝術走入國家劇院,走進國際舞臺,終而躍升為「國家意象」代表,臺灣藝術證實禁得起百年錘鍊。雖然,布袋戲蔚然風行,能夠以文字書寫記錄下來的,卻微乎其微。

  作者從舊報廢紙,從海島到海外,二十年辛苦專研,寫成一部臺灣二百多年來被掩沒扭曲的真實歷史。本書分為七章,帶領讀者體會藝術發展,深入民間文化,讓布袋戲無愧於「臺灣識別」第一名,為臺灣研究必讀之傑作。

  臺灣歷經多次殖民統治,文化的詮釋總以本國文化為正統,將臺灣文化視為邊陲的、地方的或異國情調的。島上民眾的生活,也總被知識分子所遺忘;島上的歷史、語言、文化,同樣被統治者隨意抽換替代。臺灣歷史書寫,只是官方權力的展示場,看不到民眾生活的真實面貌,尤其精神生活。布袋戲能夠代表臺灣意象,意味著兩百年來,繁殖於這塊土地的民眾語言、藝術與文化禁得起考驗,即使屢經壓制,仍有強勁生命力,仍深受民眾喜愛。

  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布袋戲成果的總結。作者透過陸續出土的新史料,對島上久遠的、陌生的年代有更深刻的解讀,且對臺灣庶民文化深入的閱讀,更能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隔膜,貼近土地的歷史記憶。

作者簡介

陳龍廷

  一九六四年生於屏東市,現任中山醫學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為臺灣第一本研究傳統戲曲與現代傳播媒體互動影響的論文。法國國立高等實踐研究院(EPHE)宗教科學與文化人類學博士候選人,論文《布袋戲、臺灣社會與民間的生命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灣布袋戲口頭文學研究》,榮獲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獎助。

  現專力於臺灣戲曲發展史、臺灣文學史、臺灣口頭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田野調查理論與方法、藝術社會學等領域。近年為「南投縣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主持人,並參與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建置計畫」,篩選及詮釋布袋戲數位化資料,又為「傳統藝術網路數位學院」撰寫百年來臺灣布袋戲演變的歷程與審美態度。


目錄

〈推薦序〉布袋戲與臺灣文化              張炎憲Ⅰ
     建立一個可供思索的臺灣布袋戲地圖      林鋒雄Ⅴ
     挖出臺語文學e 寶藏
     對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踏幾句a話頭  呂興昌Ⅶ

〈作者序〉當布袋戲成了臺灣的意象1
前 言9

第一章
布袋戲臺灣化的歷程15

第二章
唐山過臺灣的布袋戲27
戲劇發展的社會土壤29
艋舺鬍鬚全拼命31
竹塹的布袋戲班39
鹿港的白字仔布袋戲42
府城的南管布袋戲46
中、南臺灣的潮調布袋戲50

第三章
從戲曲到戲劇53
孕育正本戲的搖籃58
嶄露頭角的武戲霸王63
敘事戲齣的催生婆68
布袋戲的兩種審美態度76

第四章
戰後戲園布袋戲的表演體系79
戲園的集體記憶83
內臺專業的掌中戲班92
排戲先生的誕生98
戲園的劇場觀念與技術105
歌手制度116

第五章
劍俠戲齣與時代精神氣候129
等待大俠的時代134
少林寺英雄的傳奇141
金剛戲的來臨160

第六章
掌中班承傳系統與風格185
虎尾五洲園188
西螺新興閣192
關廟玉泉閣197
林邊全樂閣200
南投新世界202
新莊小西園205
大稻埕亦宛然208

第七章
木偶劇場的可能性213
錄音布袋戲216
廣播布袋戲225
電影布袋戲226
電視布袋戲231
媒體與媒體之間的辯證231
布袋戲與電視機的第一次接觸232
史豔文掀起的布袋戲風潮234
視覺科技與戲偶結合的新創作240

結 語253
參考書目257
索  引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