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电影 > 電影編劇新論
電影編劇新論
上一张
電影編劇新論
下一张
prev next

電影編劇新論

作者: Ken Dacyger, Jeff Rush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1-08-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超越傳統三幕劇結構,探究更新奇及更具創造力的編劇方法,讓讀者在傳統的類型、調性、人物及結構等各方面能打破傳統陳規,接受新的挑戰,並經由例證及個案研究來驗證這些挑戰及創新,從某方面來說,新奇通常就意味著商業上的成功,編劇必須創造革新而特殊的劇本。 本書論述的主題包括:

  .劇本的結構、對白、氛圍及類型的傳統與創新;
  .主動與被動人物的認定;
  .前景(故事)與背景(故事)的平衡;
  .劇本的語言與拍攝的根據;
  .聲音的效果與觀眾認同的問題;
  .劇本的開始,發展及結尾;
  .諷刺對結構及調性的影響。

作者簡介

Ken Dancyger

  從事編劇教學數十年,曾為廣播及電視編過多部戲劇節目及紀錄片。任教於紐約大學The Maurice Kanbar Institute on Film and Television。著有Broadcast Writing (1991) , Global Scriptwriting (2001), The Director's Idea (2006), The Technique of Film and Video Editing (Fifth Edition, 2010)。

Jeff Rush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電影及媒體藝術系教授。除了教學,也從事自由編劇,劇本及撰文頗豐。

譯者簡介

易智言

  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製作碩士,執導《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大門》等多部電影,以及電視劇《危險心靈》。現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

唐嘉慧

  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戲劇研究所肄業。現為自由翻譯。

黃志明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金馬獎執委會、《影響雜誌》。為台灣資深電影工作者,製作過多部獲國際大獎的電影作品。

林智祥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金馬獎執委會、《影響雜誌》主編。擔任多部電影、電視劇的策劃、編劇、導演。

陳惠玲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外貿秘書、雜誌編輯、電影公司企劃。


目錄

序∕焦雄屏
譯序∕易智言    1
原序    3

第一章  規則之外    5
傳統方法    6
結構/前提/衝突的任務/人物/對白/氛圍/動作線/上進式動作/副文/發現/逆轉/轉捩點    7
超越結構    13
人物替換    14
對白替換    16
氛圍替換    17
前景故事及背景故事替換    18
上進式動作替換    19
發展敘事的策略    20
結論    21

第二章  結構    23
復原型三幕劇結構    25
人物的變化/中心人物/內在、外在衝突的關聯/第一幕的特徵/第二幕的特徵/第三幕的特徵    28
沙盤推演--復原型三幕式結構練習    35
三幕式架構/建立及焦點/人物與動作合一/第一幕和第三幕的關係/方向性   35
結論    37

第三章  對「三幕劇」的批評    39
故事重於紋理    41
調性的一貫    42
決策空間    42
了解動機    43
角色心理二元論    44
歷史只是背景    45
動機比事件重要    46
隱沒的敘事者    47
結論    49

第四章  反傳統結構    51
明顯的結構    51
反諷的三幕劇結構/誇張反諷的三幕劇結構/創作者就是反面角色    52
紀錄片的隨機    56
抽離的三幕劇結構/反諷的兩幕劇結構/一幕劇結構    56
混合形式    60
結論    61

第五章  跟著類型走    63
類型與觀眾    63
類型電影    65
西部片/警匪電影/黑色電影/脫線喜劇/通俗劇/情境喜劇/恐怖片/科幻片/戰爭片/冒險片/史詩電影/運動電影/傳記電影/反諷類型    65
結論    84

第六章  反類型而行    85
改變母題    86
西部片/警匪電影/黑色電影/戰爭片    87
混合類型    94
相反類型混合的個案研究:《月落大地》    94
相似類型的個案研究:《銀翼殺手》    95
脫線喜劇的個案研究:《散彈露露》    97
諷刺性的冒險電影個案研究:《撫養亞歷桑那》    98
改變母題與混合類型的個案研究:《罪與愆》    100
結論    103

第七章  重新設定主/被動角色的差異    105
約定俗成的角色觀念    106
主動的角色/精力充沛的角色/有企圖的角色    106
現實生活與戲劇生活    107
現實生活的人物/電影人物/戲劇人物    108
人生如戲    109
故事推力    110
敘事動力    111
被動人物的問題    111
被動主角的個案研究:《性.謊言.錄影帶》    112
主角作為催化劑的個案研究:《誰能讓雨停住?》    113
主角作為觀察者的個案研究:《我活不讓你死》    114
主角作為局外人的個案研究:《四個朋友》    115
主角作為媒介的個案研究:《夢幻成真》    116
瓜分主要角色的個案研究:《現代灰姑娘》    117
反面角色彌補主角的個案研究:《小狐狸》    118
結論    118

第八章  延伸角色認同的限制    121
同情、感同身受和反感    121
認同與偷窺主義    123
自我表白    125
英雄主義    126
魅力    128
悲劇性的缺點    129
魅力和悲劇性缺點的個案研究:《蠻牛》    131
自我剖白與英雄主義的個案研究:《諜網迷魂》    132
認同與偷窺主義的個案研究:《藍絲絨》    133
結論    134

第九章  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    137
戲劇民主化的個案研究:《陌生人之戀》    139
多數主要角色的個案研究:《現代灰姑娘》    140
平衡關係的個案研究:《誰能讓雨停住?》    142
主角為目擊者的個案研究:《金甲部隊》    143
內在主要角色與外在次要角色的個案研究:《巴黎.德州》   144
角色對調的個案研究:《散彈露露》    145
結論    146

第十章  副文、動作及角色    149
前景與背景    149
前景與背景之間的平衡    154
以前景故事為主的個案研究:《音樂盒》    155
加強背景故事的個案研究:《警察大亨》    156
背景故事的個案研究:《發暈》    158
「劇中的某個片段」及副文    160
「片段」的個案研究:《豪華洗衣店》    161
結論    163

第十一章  劇本的文字及其指涉    165
一個鏡頭與一場戲    165
拍攝本與劇本    166
劇本形式的基本認識    171
連續的幾場戲及轉場    175
語言    176
是誰在看?    179
戲劇的動作    181
另類的劇本形式    186
結論    186

第十二章  角色、歷史和政治    189
形式研究:《助選員》與《候選人》    190
補白、節奏與個人化    192
保持敘事距離以達歷史的客觀性    205
結論210

第十三章  調性--無法避免的「反諷」    211
人物    212
對白    213
氛圍    214
敘述結構    215
反諷的筆觸    216
反諷的人物    217
反諷與對白    221
反諷與氛圍    225
反諷與類型    226
三幕劇結構    227
諷刺劇    228
結論    229

第十四章  戲劇的聲音/敘述的聲音    231
聲音與結構    235
結論    239

第十五章  寫作    241
劇本的開始    241
主流劇本的鋪陳/另類劇本的鋪陳/衝突的位置    241
發展    246
集中焦點與漸次加強/意義與動作    246
收尾    248
我們如何知道電影已經結束?/衝突的新位置    248
結論    252

第十六章  修改    255
接受建議    257
練習    258
捲入其中:擬寫副文/置身於外:改變觀點人物/置身於更外:寫場「不老實的」戲/淡化鋪陳的戲:把劇本中前面的場當作後面的場重寫/重整:改變故事架構/視覺化:不靠對白寫劇本/讓戲有呼吸空間:使結果相反/破解詛咒:寫明顯的理由,而不要解釋/放寬心胸:要求一群人幫你改寫    258
結論    263

第十七章  個人式寫作    265
你的故事    266
你的結構    268
你的人物    270
真實的戲劇和虛構的生命    271
困境的任務    271
角色的魅力    272
卓爾不群的傳統    273
人物vs.劇情    273
人物種類    274
邊緣人物/瘋狂人物/受害者/英雄人物/對待人物的態度    274
如何把劇本個人化    277
編劇和其他藝術形式    278
編劇和電影市場    278

索引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