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上一张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下一张
prev next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作者: 余方,徐荷,林慈盈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09-04-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真實的人生故事,與靜思語相互印證,感動人心。

  二、靜思語二十週年,百萬人的閱讀見證。

  三、靜思語是全球慈濟人的生活經典,簡單字句,在動心起念之間,給予我們力量與善念。

  《靜思語》可說是生命的經典,是人生必備之書。本書從千百則故事中,輯錄了七十餘則慈濟人以具體行動,活出《靜思語》的深刻見證,他們動人的智慧人生,肯定會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弦,從中得到生命的啟發。

作者簡介

余方、徐荷、林慈盈     輯錄

  《靜思語》作者簡介─證嚴法師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普天三無,這一句心包太虛與氣度恢弘的開示,來自證嚴法師美善與堅定的心靈;1937年,出生於臺灣臺中的清水鎮。

  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未滿20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協助母親處理家務。

  1960年6月,壯年的父親突然去世,從發病到往生不到24小時,帶給她莫大的衝擊;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也開啟她探索生命、學佛修行的契機。

  1962年秋,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安住,自行落髮,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是年25歲。

  1963年,皈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並取法名「證嚴」,字「慧璋」,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是年26歲。

  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是年29歲。

  1966年以後,數十年來,法師秉持「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之理念,由「慈善志業」肇啟,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精神是「誠、正、信、實」,以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造愛的社會。

  慈濟世界在證嚴法師慈悲呵護下,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共有三十多個道場,世界各處的慈濟人,經常出現在各地救拔人們的災難與苦痛;只要慈濟所及,家家得安康,處處有溫暖。法師的弟子們,謹守著法師堅定的菩薩志願與佛陀的慈悲智慧,期待藉由有形的志業推展,虔誠的追隨證嚴法師祈願:願人心能淨化,願社會能祥和,願天下能無災。


目錄

編者的話    1

以德為品  
人性的苦 5
互助即菩薩 8
覺有情 10
理直氣和 12
活出人生的快樂 14
清淨的大愛 16
善用財富 19
最幸福的人生 21
自我要求 23
轉煩惱為智慧 25
心存祝福 27
重視心靈溝通 29
對子女放心 31
為孩子種福 35
早起練心 38
心正自在 41
修福修慧 44
懺悔 47
下定決心 50
智信與迷信 53
去貪就簡 56
自覺與自性 58
信心、毅力、勇氣 60
勇於承擔 63
以他人為鑑 66

以善為寶  
人有無限可能 69
一言為重 71
人生的創造者 74
發恆常心 77
天堂和地獄 80
佛陀的教育 83
保持開朗的心念 85
智慧與聰明 87
心量開闊 90
有心有福 92
心無怖畏 95
有即煩惱 98
時日莫空過 100
愛與幸福 102
惜物愛物 104
慈悲的法喜 106
歡喜心 109
愛心與耐心 112
知足的人 114
大智若愚 117
做人的開始 119
感恩父母與眾生 121
重業輕受 123
執著的困境 125
寬諒和樂面對業力 128
讓生命發光 130
感恩的人文 133
至誠的愛心 135
大愛齊心 138

以病為師  
生命力的春天 143
心寬就是福 146
也是一種福氣 148
赤裸裸地來去 150
看輕病痛 152
痛苦換成痛快 154
自造福田 157
菩薩的恆常心 160
愛無分別 163
化小愛為大愛 166
人生終有聚散 169
為眾生求安樂 171
慧命永存 173
愛最有價值 175
及時伸出援手 177
在醫院修行 179
發揮良知良能 181

附錄:慈濟語彙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