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第三社會的想像:超越對抗,走向共同未來
第三社會的想像:超越對抗,走向共同未來
上一张
第三社會的想像:超越對抗,走向共同未來
下一张
prev next

第三社會的想像:超越對抗,走向共同未來

作者: 李丁讚等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07-12-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什麼政治口水淹沒了我們的媒體?
為什麼犯錯的領導者還回頭指責人民?
為什麼用族群來做政治動員仍然靈驗?
為什麼自殺和貧窮化問題,引不起政黨和政治人物的關心?
為什麼同樣的道德標準不能適用於所有的政治人物?
為什麼任何大眾關心的議題到最後都找不出是非曲直,只能沿著黨派的界線畫分?
為什麼所有講話的人都被貼上親藍或親綠的標籤?
為什麼想要講道理的人都覺得有理講不清?
為什麼年輕人對政治冷漠?
為什麼愈來愈多的人對未來灰心?

  傳統的藍和綠的論述,都已經無能力回答這些問題。不僅無法回答問題,應該說,他們的論述,就是問題的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

  已經到了不能再迴避的時候,讓我們睜大眼睛,直視我們不願意面對的政治真相──台灣有兩個社會,這兩個社會正在進行一場持續六十多年的鬥爭。這就是李登輝先生所指出的「民主內戰」。
「民主內戰」的可怕,就在它不會結束。 ?

  對於那些在民進黨與國民黨猛烈逼迫下不得不選邊站,或是含淚投票、含恨動員的人,正如大文豪雨果名著《悲慘世界》所說:
「這門不問走進來的人有沒有名字,但問他是否有痛苦。」

  第三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座門,只要走進了第三社會,就跳開了藍綠惡鬥,代表了新的價值與認同,不必含淚投票、含恨動員,能幸福的享受民主政治,積極選擇的甜美價值。只要認同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有共同利益,反對民主內戰的人,都是第三社會。

  這本書,就是由對於第三社會有不同想像的跨世代作者所書寫。他們每個人的角度不同、重點不同、文體不同,但這就是第三社會──多元、開放、豐富、混雜。第三社會的人們紛紛走出來了,走出熟悉的藍綠界線,豪邁卻又不無遲疑的走向未知的地帶。? 為了活下去,為了活得更好。

作者簡介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陳長文|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吳祥輝|作家(二○○七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著作人」得主),代表作:《驚歎愛爾蘭》、《芬蘭驚艷》、《拒絕聯考的小子》

簡錫?|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黃長玲|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范雲|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廖元豪|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兼公法中心主任

李宗榮|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照真|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

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顧爾德|專欄作家

楊偉中|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研究部長,第三社會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林世煜|作家,資深黨外民主運動人士

游本嘉|紀錄片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講師

林致真|第三社會黨政策發言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莊佳穎|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具有作家、演唱與演奏家、音樂創作者、電台主持人等多重身分

楊蕙如|卡神,悍創運動行銷創意總監

周奕成|第三社會黨發起人


目錄

緣起 第三社會的訊息 周奕成

想像∕改革力量

尋找第三空間,凝聚向上力量  李丁讚
我們還在冬夜的旅途中  吳介民
對政治可以失望,但不能絕望  吳叡人
追尋一個良善的政治社群  黃長玲
第三社會與年輕世代  范雲
人民已死?人民萬歲!  廖元豪
創造理想色彩的新力量  李宗榮

直視∕台灣座標

淺談政黨輪替與第三勢力  陳長文
第三黨最需要的不是資源,而是時間  吳祥輝
中間偏左是第三社會的空間  簡錫?
媒體與第三勢力  林照真
社會改革的想像與實踐  曾昭媛
走向第三社會的艱苦路  顧爾德
在國家與資本之外的第三社會  楊偉中

請認真傾聽  林世煜
錯身與相遇  游本嘉
網路公民行動的政治潛能  陳順孝
延尋公義彰顯的理想國  林致真
這些微不足道的事…  莊佳穎
更多選擇的幸福  楊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