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设计 > 好設計不簡單:和設計師聯手馴服複雜科技,享受豐富生活
好設計不簡單:和設計師聯手馴服複雜科技,享受豐富生活
上一张
好設計不簡單:和設計師聯手馴服複雜科技,享受豐富生活
下一张
prev next

好設計不簡單:和設計師聯手馴服複雜科技,享受豐富生活

作者: 唐納.諾曼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1-10-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0.00
市场价格: RM52.30
本店售价: RM46.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複雜,連向來簡單的家用電器都被加上繁複的控制面板,更別說家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遙控器。我們必須要放棄這些東西才能回歸簡單的生活嗎?在抱怨的同時我們也正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像是隨時取得想要的資訊,或跟不在身邊的親友保持密切聯繫。其實科技反映出的是我們生活的豐富程度,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在複雜,而是不良的設計造成不必要的挫折與困惑。

  複雜也可以好用,簡單也許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因為強調簡單最好可能會讓人們覺得無聊──讀書、寫字、開車、打球,這些事都非常複雜,我們卻可以經由學習而得心應手並樂在其中。所以平衡的關鍵在於同心協力:設計師用合乎人性的設計原則來馴服複雜的科技,使用者也以敞開心胸的學習態度來熟練新的使用技巧。

  諾曼博士談的設計始終以人為本,同樣的道理不只可以應用於產品設計,在服務業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無論是餐飲、娛樂、通訊、金融、航空、醫療乃至公家機關提供的服務,只要重視人與人的互動與溝通,妥善分析服務流程或規劃排隊的方法,就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創造優質生活。

  未來設計的挑戰在於服務與互動,需要集合許多人的力量才能克服。好設計必須建立在設計師和使用者的夥伴關係,而樂於分享與合作的天性,將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追求美好生活。

作者簡介

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曾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兼具教授、企業高階主管與顧問的身分,工程學加上心理學的雙重背景,讓他在需要同時應用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的新興設計領域,貢獻卓著。

  諾曼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電腦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士,並於2006年獲頒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教授,也在哈佛大學、西北大學和南韓的KAIST任教過,並曾擔任惠普公司、卡汀線上大學(UNEXT公司)高階主管,及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1998年創立Nielsen Norman Group,從事電腦與人機界面設計顧問工作,致力於協助發展理性與感性並重的產品及服務。諾曼博士著作等身,包括認知心理學經典教材Memory and Attention、Learning and Memory和《情感@設計》、《設計&未來生活》、《設計&日常生活》(遠流)、The Invisible Computer以及User Centered System等書。個人網頁:www.jnd.org

譯者簡介

卓耀宗

  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和工業工程學碩士。曾執教於任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後轉任貝爾研究室(Bell Labs)從事人與電腦系統界面的研究與發展,並先後任職於卓訊科技(Telcordia Technologies)、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擔任科技研究員和資深人因工程師。於1992年獲頒美國人因工程學會(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威廉斯獎(Alexander C. Williams, Jr. Award)並取得五項專利權。譯有《設計&日常生活》(另一譯名為《設計心理學》)及《設計&未來生活》。


目錄

推薦1 勤於觀察,勇於質疑──陳玲鈴
推薦2 「交鋒」下的「好設計不簡單」──林榮泰
推薦3 簡單,最終極的複雜──林之晨(Mr. Jamie)
推薦4 亂中有序,駕馭複雜──李易修
推薦5 尋找暗藏在生活角落的隱規則──何孟修
推薦6 易用性不等於簡單──Mr. Monday

台灣版序
譯序

第1章 與複雜共生:複雜的必要性∕27
幾乎所有人造物都是科技的產物|為什麼簡單的事物也會變得繁雜和令人氣餒|複雜的事物也可能令人喜愛|需要數個月研究的普通生活層面

第2章 簡單常在人心∕55
概念模式|為何不能每樣東西都像展平鐵鎚那麼簡單?|減少按鍵可能更難操作|對複雜的誤解|簡單未必功能少|簡單和複雜之間的取捨哪裡不對|多功能的誘惑|複雜的事物仍然可以了解,簡單的事物仍然可能令人困惑

第3章 簡單的事物如何使生活繁雜∕83
將資料公諸於世|標示使用不當時|都是專家惹的禍|強制功能減低複雜性

第4章 社會的指引意義∕107
文化的複雜性|社會指意:世界如何讓我們了解要做什麼|生活中的社會指意

第5章 輔助人們的設計∕127
成為網狀齒條|目標與科技的錯誤搭配|干擾|忽視使用模式可能使簡單漂亮的事物變得複雜難看|欲行之路|蹤跡和網絡|推薦系統|輔助團體的設計

第6章 系統與服務∕159
服務系統化|服務藍圖|設計使用者體驗|製造一個愉悅的、面向顧客的體驗:華盛頓互助銀行|服務設計如同工廠設計|醫院照護|病人在哪裡?|服務設計的現況

第7章 等待的設計∕197
排隊等候的心理學|排隊的六個設計原則|設計等候的方法|一列或是多列?單邊或是雙邊收銀櫃臺?|雙重緩衝|排隊設計|回憶比真實狀況更重要|等候可以妥善處理|體驗設計

第8章 掌握複雜:夥伴關係∕233
掌握複雜性的基本原則

第9章 未來的挑戰∕265
銷售人員的偏見|設計師和使用者之間的鴻溝|產品評論者的偏見|社會互動|為何簡單的事物變得複雜|設計的挑戰|生活在複雜之中:一種夥伴關係

註釋∕279
參考文獻∕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