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7,23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投资理财 > 尤努斯與鄉村銀行:創造免於貧窮的世界
尤努斯與鄉村銀行:創造免於貧窮的世界
上一张
尤努斯與鄉村銀行:創造免於貧窮的世界
下一张
prev next

尤努斯與鄉村銀行:創造免於貧窮的世界

作者: 亞希夫.多拉、狄波.巴魯亞
出版社: 寶鼎
出版日期: 2007-05-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鄉村銀行──微型信貸機構的先驅,從創建於孟加拉的喬布拉村至今已超過二十個年頭。它徹底改革了銀行給予窮人信貸的方式。二十年來,鄉村銀行已將其商品及信貸提供辦法標準化,其模式更為全球百餘國效法。
  本書的主角是貧困的人們,說的是他們如何面對貧窮的故事。他們就是有限收入及資產的策略經理人,即使他們未受過錯綜複雜的財務訓練,他們也能有效率地運用他們有限的收入、勤奮工作來償還貸款,甚至攢點存款。窮人不需要我們的同情,只需要我們伸出援手,而金融服務是其中最重要的協助,他們會重視、珍惜這扇機會之窗,因為信用會是他們翻身的唯一機會。
  鄉村銀行的成就,以及微型信貸的進展,在在證明了窮人的信貸價值。二代鄉村銀行已經證明,只要給他們機會,窮人就能存一大筆錢,而且一定會還錢。

  ★鄉村銀行的源起,已是眾所皆知的故事。銀行濫觴於創辦人尤努斯一次與竹板凳製作者蘇菲亞?卡透恩(Sufia Khatoon)的會面,地點在孟加拉南部鄉下的喬布拉村。蘇菲亞向人借錢買原料製造竹板凳,然後把成品賣給借錢給她的人,但原料和成品的價格都是那個人訂定的,在付錢買原料後,蘇非亞就沒什麼錢撫養她的五口之家了。精確地說,蘇菲亞做一個板凳賺兩美分──這就是原料成本和成品價格(借錢給他的人買成品的低價)之間的價差。換句話說,她必須把錢還給借錢給她的人,才能製作下一批板凳。蘇菲亞似乎注定逃不了這個惡性循環。尤努斯問她能否向對方借錢買原料,然後自己賣產品,她解釋道,這樣對方就會放高利貸,結果會比現在更慘。聽到這裡,當時甫拿到美國經濟學博士的尤努斯沮喪極了:一個辛苦工作的人豈可只因為借不到兩毛兩分錢,就得接受這種不人道的待遇?他想查出喬布拉村裡究竟有多少人的情況和蘇菲亞一樣。當時他於附近大學任教,在學生的幫助下,很快調查出人數有四十二名,一共向商人借了二十七美元。這下尤努斯更生氣了,這些勤勉的民眾如此窮愁潦倒,竟然只因籌不出二十七美元!他從口袋裡掏出二十七美元,幫這些民眾清償了債務。尤努斯推想,這些民眾貧困不是因為他們懶惰或愚笨,而是他們沒有信用貸款──因為沒有抵押品而不能向正式金融機構貸款。對尤努斯來說,這是靈光一閃的時刻。

  尤努斯借給民眾的第一筆錢,民眾悉數償還,這讓他更堅信窮人是有信心、有意願還錢的。但他也了解,這種暫墊的方式不能用於更大的規模。他相信,要徹底發揮信用貸款「消弭貧窮催化劑」的功效,必須讓更多人有獲得信貸的機會──基於這點,必須建立若干制度。然而,尤努斯每一次試著要商業銀行貸款給窮人,都遭到抵抗,但他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終於慢慢開啟了銀行的大門。

  ★「窮人一定會還錢」是尤努斯教授和鄉村銀行全體工作人員亟需取信於民的一點。依照傳統金融標準,他們或許屬於「延遲」或「危險」一群,但這是情勢所逼,非他們所願。二代鄉村銀行的誕生,就是為了證實這個信念。
  這本書旨在描寫數百萬鄉村銀行借貸者的故事。雖然他們可能沒辦法親眼看到,但我希望,他們的孩子讀到它的時候,會覺得我們對他們父母的描繪是公正而充滿敬意的。希望未來他們能接掌鄉村銀行的管理工作,而這本書將幫助他們研發屬於他們自己的幫助窮人的金融服務模式。

  ★不管鄉村銀行基金未來的命運如何,這個為窮人發行共同基金的概念,仍提供了意義重大的機制和途徑,帶他們走出農村經濟、步入更有活力的企業領域,一個讓窮人可以擁有相當程度的企業股份的舞台。窮人的存款不僅可以擴充儲蓄的基礎、拓展經濟投資能力,還能讓最貧窮的農村家庭搖身一變,成為參與國家經濟成長的利益關係人。

作者介紹
亞希夫?多拉
為馬里蘭聖瑪莉學院的經濟學教授。
狄波?巴魯亞為鄉村銀行的副常務董事及孟加拉鄉村能源(Grameen Shakti)的常務董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古典鄉村銀行及它的衝擊
不熟悉鄉村銀行的讀者,可藉此建立初步的認識。針對一代鄉村銀行的影響,我們會用連不熟悉鄉村銀行的讀者也能了解的語彙,引用並闡述所有已出版或未出版的研究。這一章旨在清楚呈現一代鄉村銀行的背景,據此了解二代鄉村銀行承繼的職志。熟悉鄉村銀行初期模式的讀者也會有收穫,因為本章完整記錄了初期模式所經歷的變革──其他地方未報導過的變革。

第三章 二代鄉村銀行的貸款商品
我們會舉例闡述各種貸款商品的詳情,也會解釋這些貸款商品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基於什麼樣的理由而改變。
新信貸發放機制一項獨有的特色,是向會員及非會員募集存款。

第四章  儲蓄動員:從一塔卡到三兆塔卡
分析各種強制性與自願型存款商品之間的差異,最後還會解釋二代鄉村銀行與古典鄉村銀行(一代鄉村銀行)的不同之處。

第五章  二代鄉村銀行的沿革
讀者將在這裡發現,二代鄉村銀行的一些要素,其實早已陸續問世。過去二十年間,銀行已試過許多概念和革新而一一摒棄。二代鄉村銀行的特徵,正是將所有古典鄉村體系做過的創新和變革予以整合,創立全新的金融服務機制。二代鄉村銀行並非僅止於修補一代鄉村銀行的問題:它建立了更全面性的新架構。這一章會說到鄉村銀行如何克服體制內的惰性而順利駕馭重建過程,以及如何統整機制內腦力激盪的成果。此外,本章也為打算進行徹底革新的組織,建議了一些概略的指導方針。

第六章  二代鄉村銀行的激勵與實行措施
本章亦將敘述,鄉村銀行的一大重要元素──修改規則──是如何在眾人參與下完成的。為了加快轉型的腳步,銀行還出版了執行準則。本章也將詳盡描述這個程序的運作情形。

第七章  教育貸款與赤貧方案
我們將探討銀行如何努力替窮人中的窮人──乞丐──量身打造特別方案來服務他們。還有一個相當創新的方案是為借貸人的孩子提供高等教育貸款,銀行也提供獎學金給學業優異或課外活動表現傑出的中學生,鼓勵借貸人讓孩子受教育。

第八章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