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18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李叔同百部佛經精華錄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
李叔同百部佛經精華錄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
上一张
李叔同百部佛經精華錄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
下一张
prev next

李叔同百部佛經精華錄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

作者: 李叔同,熊逸之
出版社: 八方
出版日期: 2009-10-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讀透真經,用真經說話!
弘一大師 李叔同
專為佛子摘編的佛門經典精華語錄
字字珠璣
真理越辯越明

  玄奘取經的故事是盡人皆知的,前輩們為了辨明佛經中的一字一句付出過無數的辛苦。無論是古代印度還是古代中國,辯經之風都很興盛,原因很簡單:理越辯越明。中土的譯經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簡直達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其原因也很簡單:一字之差,真理就有可能走向謬誤。

  浩繁的佛經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寶藏,但是,前人的這些辛苦在今人眼?越來越不受重視了。有的人一味強調所謂實修,卻很少去細讀經典,就像行旅之人一味走路卻不看地圖;有的人一味拿禪宗末流的虛言以為真理,一句“不可言說”便否定了多少前輩大師在佛經上的孜孜努力——不錯,地圖上的目標並不等於真正的目標,但有幾個人會以這個理由而否定地圖的價值呢?

  末法時代,歧說遍地,信眾之中也多是只認金裝不認佛,怎樣辨別歧說,只有從真經入手。讀經本來就是重要的修行,把真經讀透,自然有了眼力,有了悟性。真經俱在,自當用真經說話,而不是道聽塗?、人云亦云。

  本書為弘一大師集結佛經之精華,講解也以佛經為本,對弘一大師的每句摘錄,盡力求之于佛典原文,以上下文語境貫通作解,凡有旁證,也多自佛典而出。

  傳奇人物李叔同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 「樸拙圓滿,渾若天成」,許多當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上榮耀。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傳唱不衰,成為經典名曲。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這位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而後歷經人生轉折,苦心向佛,精研律學,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成為一代高僧──弘一大師。

  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晚晴集》是弘一大師李叔同從浩繁的佛經之中摘編的一部精華語錄,直到法師圓寂之後才作為遺著出版。從風流才子的李叔同到青燈古佛的弘一大師,曲折跌宕的人生歷練最後結成了這一部借他人之酒的字字珠璣。

作者簡介

李叔同.弘一大師(1880-1942)

  字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06年赴笈東瀛,就讀於東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科,兼修鋼琴及作曲,創立春柳劇社。他精於文學、詩詞、音樂、書畫、篆刻、戲劇等藝術創作;演出《茶花女》開創中國話劇之先河,他填的詞如《送別》、《憶兒時》傳頌至今。

  1919年李叔同放下世俗牽絆,散盡身外,獻身佛法,做苦行僧,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終生不綴,世人推崇為中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祖,是注重刻苦修行的律宗大師。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

  臨終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是一段生命的自覺與自省。圓寂前的為後遺墨「悲欣交集」,猶如李叔同一生浪漫莊嚴的總結。


目錄

1 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三昧經)

2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3 我若多嗔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雲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結?此愚癡人,以嗔恨故,于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華嚴經修慈分)

4 迦葉白佛:我等從今,當于一切眾生生世尊想。若生輕心,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快論。(首楞嚴三昧經依寶王論節文)

5 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梵網經)

6 離貪嫉者能淨心中貪欲雲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7 生死不斷絕,貪欲嗜味故,養怨入丘塚,虛受諸辛苦。(大寶積經富樓那會)

8 是身如掣電,類乾闥婆城,雲何於他人,數生於喜怒?(諸法集要經)

9 嗔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佛遺教經)

10 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佛遺教經)

11 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誦得,即此伽陀也)

12 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有部律)

13 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智者大師)

14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智者大師)

15 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閒靜,對修離懈惰。(道宣律師)

16 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啞若聾,如癡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翠嚴禪師)

17 我且問你,忽然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須是閒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迭,前路茫茫,胡鑽亂撞。苦哉苦哉。(黃檗襌師)

18 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於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於境,其可得耶?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淨矣。萬境鹹真矣。執石成寶矣。眾生即佛矣。(飛錫法師)

19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幹己者,口不可說,心不可思。但口說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專煉心,常搜己過,那得工夫管他家屋?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動。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聖像坐在堂中,終日無人亦如此。旛蓋簇擁香花供養亦如此。讚歎亦如此。譭謗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無事,時時刻刻體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處。(盤山禪師)

20 元無我人,為誰貪嗔?(圭峰法師)

21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佛眼禪師)

22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大慧襌師)

23 化人問幻士,穀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禪師)

24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歸宗芝庵襌師)

25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石屋襌師)

26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雲峰襌師)

27 瑣瑣含生營營來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夢中複夢,長夜冥冥,執虛為實,曾無覺日,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仁潮禪師)

28 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制抑,自勸自心。(妙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