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
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

作者: 馬思樂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 2012-06-1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1.50
本店售价: RM54.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條通往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革命之路的知識捷徑

  中國一九九二年改革開放以來,毛澤東思想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代,從神龕上走下來,成了茶几上裝點廳堂的花瓶。然而,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各種弊病,喚醒了中國人民心中被迫服下安眠藥的「毛主義」。即將登場的中共「十八大」今年下半就要上演,無論接班人是誰,似乎都難逃面對毛澤東幽靈的命運。在這敏感時刻,要理解中國的路線之爭決定擁毛、反毛之前,大概都需要先讀一讀馬思樂的這本毛澤東評傳。

  毛澤東「史上最大規模革命之領導人」的身分,讓他在世界歷史地圖上鋒芒畢露。然而,後世對他的評價卻難以定論。多少年來,中外學者前仆後繼,就為了理解此人矛盾的一生。無論光明面和黑暗面多麼衝突難解,兩者共同構成毛澤東漫長的革命生涯。

  作者馬思樂從思想與政治層面切入,剖析這位史上最大規模農民革命的領導人,如何從一位民族主義國家統一者、現代化催生者,歷經「超英趕美」大躍進的失敗,最終走向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獨裁暴君。其寫作動機若說是為呈現更公允的毛澤東,倒不如說是為了讓世人更認識具宏觀歷史意義的「毛主義」。

  一九二○年起,毛澤東開始自稱為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但他被奉為圭臬、指導中國革命進程的思想體系,其實在基本論點上處處與馬克思主義相抵觸,形成獨樹一格的「毛主義」──或可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毛澤東給人的印象兩極,既是與人民站在一起的革命家,又是善於權謀政治的獨裁者。本書獨特之處,在於以毛澤東各個階段對馬列主義的回應與再詮釋,做為解讀其一生正負面向的關鍵。作者主張若能系統地釐清所謂的「毛主義」,掌握貫穿其革命事業的種種信念,譬如信任人民、農民內含的革命潛能、落後國家的發展優勢、文化革命是社會變遷的基本前提、人的意志可決定歷史的發展等等,就能照亮他政治生涯的一切作為,甚至有助於理解循毛澤東路線前進的中國共產革命。

【裝幀說明】

  本書書背所呈現的不規則乳白膠狀態,為特殊裝幀法,象徵歷史的殘餘,與一般傳統書籍裝訂方式有極大的不同,非瑕疵書,特此說明。

作者簡介

馬思樂(Maurice Meisner,1931 – 2012)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系榮譽教授,專研中國共產主義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著有《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等。

譯者簡介

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傳記文學副社長,現任教於世新大學,譯有《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前朝夢憶》、《孫逸仙》等。


目錄

導讀
序言

第一章 青年時期,一八九三至一九二一年
第二章 共產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第三章 農民革命
第四章 民族主義與社會革命,一九三五至四九年
第五章 毛澤東掌權:民族主義與現代化,一九四九至五七年
第六章 烏托邦主義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與毛主義的耗盡

跋言:進步與專制,馬克思主義和毛主義
注釋
徵引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