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中国史地 > 話說中國 7 群英薈萃
話說中國 7 群英薈萃
上一张
話說中國 7 群英薈萃
下一张
prev next

話說中國 7 群英薈萃

作者: 顧承甫、劉精誠
出版社: 龍圖騰文化
出版日期: 2012-06-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4.60
本店售价: RM74.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第一套以圖文故事編寫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國歷史
  傳家套書、指定國禮、課外閱讀首選大作

  中國歷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歷史經驗蘊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面對未來,就必須追溯歷史。這種由歷史引發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屹立於東方,前赴後繼,綿延百代。為了讓現代的老中青讀者,能夠輕快地進入中國歷史宏偉的殿堂,從中啟迪心智、開拓眼界,追溯歷史、面對未來,特別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書的彙整資訊方法,集結三十餘位歷史學者與教師聯合編纂,耗資二億多元,歷經八年,完成這套新體裁的中國通史──《話說中國》。

  《話說中國》全套16冊,是一套「感性」的歷史書,豐富的圖文編排,故事文體的寫作,讓厚沉枯燥的歷史「生動」了起來。1500餘則經典故事、1500位歷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7500條歷史文化百科知識,將政治史、文化史融為一體。讀者在閱讀《話說中國》這部濃縮五千年、現代觀點的歷史書時,既可吸取多元廣博的知識,也將增長智慧,借鏡學習,是一套家庭收藏、饋贈親友、學生閱讀的首選圖書。英國斯特林大學安德魯教授在看過本套書後,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最好的一部中國書!」

  話說中國7:群英薈萃(西元220年至西元316年的中國故事)

  三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

  三國時期約計六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然而,這是一個詭譎多變、氣象萬千的突出年代。而且是一個人才輩出、群星閃耀的年代。

  西晉--統一後很快走向腐敗的時代

  短暫的統一卻因門閥貴族的腐敗,迅速走向滅亡。西晉故事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各種人物的心態及其活動,是一幅幅社會生活的畫卷。

本系列特色

  .風靡海內外,銷售突破200萬冊
  .代表國家致贈外賓的指定國禮
  .美國耶魯大學收藏全套16冊,做為認識中華文化的用書
  .中學歷史教學的新途徑,學生閱讀、學習興致高
  .尹章義(歷史學者)、王丰(名作家兼媒體人)、武之璋(民間歷史學者)、洪秀柱(立法委員)、董智森(名主持人)……專家媒體、學生家長、上班族、各行各業讀了都說讚!

  1)《話說中國》以故事傳真中國五千年歷史,立體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歷史文化精華,使現代人輕鬆走進歷史的繽紛世界,和巨人同遊,與先賢對話。

 

  2)由享譽海內外的史學界頂尖學者及著名斷代史專家擔任本書各冊的顧問。

  3)每冊另由歷史學者專家撰寫前言,充分闡述各段歷史的特色精髓。

  4)約計30多位來自第一線的歷史學者共同協力撰文,將個人長年學術精華融於書中,傾力奉獻經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5)全套書近4800頁,含括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每一頁均圖文相配,並穿插歷史文化百科知識、中外歷史大事記、歷史知識考題等等,是一部資訊龐大的百科全書式的大眾歷史讀物。

  6)精心製作《清明上河圖》《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等名作巨幅拉頁,原圖引進,模擬印製,展現原作的驚世風采,讓你輕鬆擁有國寶,讀懂國寶。

  7)部分冊數另附當時代地圖,由著名史學家專家特別闡釋、審訂。

   

  8)全書版面構成展現了以故事體文本為主的特點,便捷的檢索、體例化的編排,讓讀者在閱讀任何一個頁面上,都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與編纂創意的匠心。

作者簡介

顧承甫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

劉精誠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目錄

出版說明 夢想與追求
總序   現代人與歷史
專家導言 西晉、三國歷史最具心得的研究心得
本書導讀示意圖  

三國 
前言   群英薈萃 氣象萬千
○○一 黃巾起義轟轟烈烈
○○二 張天師據有漢中
○○三 大將軍何進掌權
○○四 袁紹殺宦官
○○五 討伐董卓
○○六 勇悍的呂布
○○七 劉表守業不成
○○八 曹操的祖先是誰?
○○九 曹操不忘知己
○一○ 亂世出英雄
○一一 奮武將軍
○一二 反目成仇
○一三 挾天子以令諸侯
○一四 荀彧服毒自殺
○一五 奇策之士荀攸
○一六 官渡之戰
○一七 郭嘉英年早逝
○一八 赤壁大戰
○一九 知足長壽的程昱
○二○ 賈詡富有智術
○二一 志行高潔的徐邈
○二二 威震逍遙津
○二三 戎馬一生的樂進
○二四 于禁觀畫喪命
○二五 張郃可比作韓信
○二六 徐晃的良將風範
○二七 壯烈的白馬將軍
○二八 有勇有略的曹仁
○二九 父子大將軍
○三○ 在敦煌的治績
○三一 不朽的治農官
○三二 才高八斗
○三三 是誰巧施空城計?
○三四 司馬懿裝病
○三五 爭分奪秒的讀書人
○三六 清廉的家風
○三七 神童的人格魅力
○三八 政治家的眼光
○三九 孔融的悲哀
○四○ 曹魏大權旁落
○四一 義士的哀嘆
○四二 王凌回天乏術
○四三 聰明的選擇
○四四 禍從口出
○四五 牧牛童成了一代名將
○四六 征西將軍鍾會伐蜀
○四七 獨特的隱士
○四八 任俠的嵇康
○四九 神醫華佗
○五○ 涿郡起兵
○五一 關羽的出身
○五二 怒鞭督郵
○五三 「劉豫州」成為徐州牧
○五四 巧借震雷飾驚恐
○五五 三顧茅廬
○五六 隆中對策
○五七 孔明娶醜女
○五八 關雲長偶像
○五九 水淹七軍
○六○ 敗走麥城
○六一 雄壯威猛張翼德
○六二 悲劇人物馬超
○六三 老將黃忠
○六四 勸服關羽
○六五 白帝城託孤
○六六 七擒孟獲
○六七 殞命五丈原
○六八 諸葛家的榮耀
○六九 魂壯綿竹
○七○ 孔明的後代
○七一 趙子龍渾身是膽
○七二 儒將黃權
○七三 崇尚清儉的高士
○七四 穩重內向的王平
○七五 失街亭
○七六 白眉馬良
○七七 社稷之才蔣琬
○七八 治國良才
○七九 鄧芝出使吳國
○八○ 清正的董允」
○八一 法正獻策
○八二 一生曲折的孟達
○八三 姜維伐魏
○八四 扶不起的阿斗
○八五 篤學好古的譙周
○八六 好學的向朗
○八七 破虜將軍孫堅
○八八 傳國玉璽
○八九 孫策割據江東
○九○ 壯士太史慈
○九一 生子當如孫仲謀
○九二 張昭輔吳
○九三 江東周郎
○九四 蔣幹非丑角
○九五 顧雍為相
○九六 知人善任
○九七 聰明人誤事
○九八 肝膽相照
○九九 諸葛恪才捷善辯
一○○ 忍讓為貴
一○一 東吳的智者張紘
一○二 江東大儒闞澤
一○三 富家子弟魯肅
一○四 鼎足江東
一○五 單刀赴會
一○六 吳下阿蒙
一○七 刮目相看
一○八 偷襲江陵
一○九 勇將徐盛
一一○ 猛將潘璋
一一一 小將丁奉
一一二 江東朱氏
一一三 朱然臨危不懼
一一四 秉公正直的呂範
一一五 陸遜出仕
一一六 韜隱的外衣
一一七 夷陵之戰
一一八 尋求夷洲

西晉
前言 統一後很快走向腐敗的時代
一一九 司馬炎建立晉朝
一二○ 墮淚碑
一二一 勢如破竹
一二二 晉武帝選美女
一二三 豪門鬥富
一二四 魯褒的〈錢神論〉
一二五 兄弟不相容
一二六 賈充嫁女
一二七 愚魯皇帝
一二八 周處除三害
一二九 楊駿專權
一三○ 一箭雙雕
一三一 賈后害太子
一三二 司馬允之死
一三三 貂不足,狗尾續
一三四 重蹈覆轍
一三五 火烤長沙王
一三六 惠帝遷長安
一三七 八王之亂的結束
一三八 大成國和范長生
一三九 百鳥朝鳳
一四○ 劉淵稱漢
一四一 西晉滅亡
一四二 劉敏元救孤老
一四三 清談誤國
一四四 陳壽寫《三國志》
一四五 裴秀繪地圖
一四六 洛陽紙貴
一四七 華亭鶴唳,可復聞乎
一四八 久病成良醫
聚焦:西元220年至西元316年的中國
西元220年至西元316年的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關鍵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