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戏剧 > 金光啟示錄
金光啟示錄
上一张
金光啟示錄
下一张
prev next

金光啟示錄

作者: 邱武德
出版社: 發言權
出版日期: 2010-03-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金光啟示錄:台灣金光藝術起生》,是作者邱武德從小經驗台灣布袋戲美學的洗禮,歷經七、八年的文字整理,爬梳出獨特的台灣美學觀點。本書記載了從戲棚金光野台戲開始、黃俊雄時代的電視金光布袋戲以及視覺動畫十分精采的霹靂布袋戲之所以受到平民百姓愛戴的緣故,從人物角色、劇本、故事結構、戲偶造型、服裝、道具、聲光視覺等等切面,來講述專屬於台灣金光布袋戲的美學元素。作者做了層層的訪查與整理,以自己獨特的跨時空觀點與活潑如說書人的劇本寫法,將布袋戲的淵源、脈絡以及種種為人不知的典故,一一理出,並發現其與當代台灣藝術界的創作淵源有所接連,而藝術即生命的體驗,台灣人便是活在變動的歷史背景下、混血的多元文化中、拼裝、變體、錯亂、錯亂中再生的狀態裡,人生如戲,台灣人的一生,如同一齣齣金光戲的上演,由此演繹而出,屬於台灣人的「金光藝術」。(※起生,有起死回生、就地展開之意。)

本書特色

  《金光啟示錄》為發言權出版之「本來」系列之第一本探討台灣文化美學的書籍(發言權目前發展運作的三個書系:現場(寫實報導)、本來(追本溯源)與開門 (挑戰觀念教育)共三大系列)其中,「本來」書系的發展方向,乃致力於對文化、人類、思考等面向的深度挖掘;有了橫式(廣度)的資訊知識之外,垂直式的(深度)思考,實是目前閱讀族群中最缺乏的,而本書《金光啟示錄》致力於對台灣文化美學的建構,相對於目前台灣藝文論述,大部分過於依賴既定的歐美論述與觀點,作者邱武德以其自身對環境的感受力與美學涵養,而採取地毯式、田野調查式,到處訪查蒐羅資料的方法,並系統式地整理出的美學脈絡,有考究、實証,也由此發展出屬於個人獨特的觀點。

  作者認為台灣美學文化就從野地展開,用行動力與文字將其可貴之處保存下來,所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看觀美學的創新角度(可以不再以氾濫式的、人云亦云的思考為標準),同時也是一種近身的、實作的產出美學論述的新方法。《金光啟示錄》希冀帶著讀者從實地訪查得來的歷史故事,從戲棚布袋戲的源流開始,經過電視金光布袋戲與霹靂布袋戲的變化演進,來到現代藝術的領域裡,究竟過往的庶民美學,在這些當代知 名藝術家的作品裡留下了多少傳承與痕跡?這些幾乎被輕忽,卻讓人倍覺親切的庶民美學,如何建築出當今的文化軌跡?!

  「本來」書系(追本溯源)的宗旨,在於對萬事萬物的追本溯源,保有一顆好奇與探索的心,並鼓勵以身試法,以提供當今長處於被大量資訊、知識籠罩而漸漸喪失覺知的人們,一個清醒的、開創性空間,提醒大家該是釐清所思所得,由何而來的時候了!   

  發言權出版致力帶給大眾的是:非攏絡式的意識灌輸,而是有引導力的思考啟發。

作者簡介

邱武德

  1954年生,台北縣瑞芳鎮人,國立藝專(現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科西畫組 畢業,曾任頂頂室內設計公司藝術總監,現今繪畫創作、藝術評論。


目錄

金光布袋戲首部曲 — 戲棚金光布袋戲的魔幻世界
初創金光布袋戲
戲段,「超人救援」
天馬行空劇情,顛覆傳統
俗艷戲棚搭配機關佈景
千奇百怪的戲偶造型
東西古典、流行,混合配樂
運用火藥,製造台式「杜比」立體音效
電影「蒙太奇」的舞台概念
懾人心魄的金光「姓名學」
「王祿仔仙」誇張煽情語彙
「仙拼仙」,「超人」大車拼
「仙角」的隱身術
複合式「綜藝秀」
戲棚金光戲「經典角色」
- 開啟金光罩門的第一支鑰匙 ─ 大俠百草翁
- 正氣參天 ─ 斯文怪客不足生
- 霹靂領袖 ─ 大俠一江山
- 相扑雞仔 ─ 浪子死囝仔青
- 中流砥柱 ─ 三祕
- 情緒武功 ─ 五爪金鷹喘氣破功俠
- 超級文人 ─ 玉筆鈴聲世外稀
- 流行、正義、科技 ─ 西部牛仔,南俠翻山虎
- 紅色死光線 ─ 神奇怪客魔法師
- 滄桑 ─ 生死天注定,流浪度一生
- 武林大罪人 ─ 望遠書生近看白骨人
- 衰尾道人 ─ 阿兄仔雙胞胎兄弟
- 膨風水雞 ─ 踏天踏地踏三光,吞神吞鬼吞四方,宇宙世外祖
- 大姐頭─ 萬教「豬」母歪尾桃
-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 可憐的落魄人
- 人殘,心不殘 ─ 殘俠
- 小人物的狂想 ─ 大俠阿溜
- 道德教化 ─ 六合大忍俠
金光布袋戲演出台灣人民生命價值觀
金光之移民歷史互鬥宿命
金光之自由、功利、世俗多神的信仰觀
金光之「五術」,山、醫、命、相、卜
金光之「王祿仔嘴,胡累累」
金光之日本浪人武士精神
金光之無法抵擋西潮來襲
戲棚金光布袋戲的藝術意涵
- 金光是「超人」的戲劇
- 金光是「神祕」的戲劇
- 金光是「無厘頭」的戲劇
- 金光是「沒教養」的戲劇
- 金光是「夢」的戲劇
- 金光是「流行感」的戲劇
先驅者的禮讚

金光布袋戲二部曲 — 黃俊雄電視金光布袋戲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語言的力量
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金光戲偶
電視金光布袋戲經典角色解讀
- 龍的化身,虛幻領袖 ─ 史艷文
- 務實的「秘書長」─ 劉三
- 背後的黑手「武林大罪魁」─ 藏鏡人
- 貌似「牛伯伯」漫畫的哈迷兩齒
- 魔幻冒險 ─ 忠勇小金剛
-「卡擔你架知!」─ 怪老子
- 喪葬業的代言人 ─ 孝女白瓊
- 好死不如歹活,長命百歲 ─ 秦假仙
- 女性復仇者 ─ 恨世生、女暴君、苦海女神龍
- 殘之極致─ 秘雕
- 金光,浪人武士,西部牛仔 ─ 荒野金刀獨眼龍
金光霸權
毀滅與發揚光大
輪轉
叉路

金光布袋戲三部曲 — 霹靂特殊偶戲動畫
霹靂金光布袋戲
電影化的金光布袋戲
視覺傾向港式武俠電影
金光與武俠的差異與宿命
推理懸疑玄奇的故事鋪陳
戲偶的改良與影響
各項專業的合作成果
特殊偶戲動畫       
蛻變

金光布袋戲的原形 — 吳天來劇本公式探討
《大俠百草翁》開啟金光罩門
吳天來劇本公式
-「三祕」
-「三祕」之正氣領袖
-「三祕」之軍師智謀者
-「三祕」之俗世甘草
- 相扑雞仔
- 衰尾道人
- 武林大罪人
千奇百怪的武林「奇人異士」
結語

拼裝  變體  錯亂  錯亂中再生 — 概說台灣「金光藝術」的發展
移民拼裝,庶民首倡「老歌仔戲」
文人價值滲透,轉化成「傳統歌仔戲」
追逐西洋文明,歌仔戲呈現魔幻金光
「菁英」中國意識矇蔽,歌仔戲繼續沉滯底層
中日戰爭,歌仔戲、布袋戲變體演「皇民劇」
回歸「祖國」,民間藝文受抑制
傳統歌仔戲腐朽,胡撇歌仔戲錯亂
金光布袋戲締造輝煌盛世,卻招來政府抵制
庶民自尋出口,催化民間「金光浪潮」
解嚴,藝術家汲取民間「金光浪潮」元素再生
「金光」最能代表台灣美學「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