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台灣的921重建校園
台灣的921重建校園
上一张
台灣的921重建校園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的921重建校園

作者: 羅融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 2004-09-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1.50
本店售价: RM54.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台灣中南部嚴重的災情,尤其是南投、台中等地更是受創嚴重。除了房屋及公共建物的損害之外,中南部地區的國中小校園更有多處倒塌,不是被視為危樓建就是完全損毀而亟需重建。藉由政府公部門的專案計畫及民間單位機構的認養,終使得921震後的校園重建計畫展露一線曙光,同時因著教育部曾志朗一封呼籲全國建築師共同參與校園重建的公開信,使得台灣的921重建校園呈現多采多姿的樣貌。

  本書首先就新校園運動的緣由談起,之後在各分論中,依照族群文化、在地歷史文化、向大地學習以及教育與社區相互結合交流的新校園空間,介紹出這一批921重建校園的新氣象。最後暫由此探討校園建築背後所代表的教育意涵,以及由此建築者透顯出建築師本身對教育的思維與想法。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多少透露出教育環境對人格形成與學習歷程的潛在影響力與重要性。我們也期盼此書的編寫,除了紀錄921震後校園重建的歷史與新脈動,更提醒我們更進一步發掘教育環境與教育理想相互結合的可能性與新發展。

作者簡介
  羅融,世新廣電系、政大社會所碩士。曾任新台灣記者,目前任職於台大社會系擔任研究助理。她既沒唸過建築,也沒唸過教育,在全台灣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校園重建之中,試著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權力的分配、施行與運作。不知道什麼樣子的教育空間最適合小朋友,所見所聞的是當代的各種力量在教育空間裡的釜鑿痕跡。


目錄